方便、快速,“网购”是时下最流行的购物方式。但如何保障快递的安全准确到达,如何落实寄件人的信息安全和实名寄递等问题?近年来,市邮政管理部门大力推进“数字邮管”综合监管平台建设,致力于对寄递信息化安全监管模式,行业管理减负增效等问题进行智能化的探索,融入科技元素,大大提升寄递过程中的运输、分拣、投递等环节的效率,让这个快递行业充满“智慧因子”。
“ 绿 盾 ” 监管 隐患无处遁形
快递实名制,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但如果寄件人忘记带身份证,快递员们能不能通融?在湖州,每位快递员都会给出相同的答案:不行。让所有人不敢触碰“高压线”的,是一双具有高智商的监管“天眼”。“你好,请勿在揽件区吸烟,严格遵守操作流程……” 6月12日上午,在湖州某一快递网点里,一名工作人员刚从口袋里拿出烟盒,墙上的喇叭就传来了警告声,说话的是市邮政管理局安全中心工作人员。
中心内一块块电子大屏幕正实时切换着各家快递网点的运行情况,工作人员一边查看视频一边对“巡查”情况进行记录,确保规范操作。“客户来寄快件,快递员有没有开箱验视、有没有登记身份证、有没有随意乱扔快件,这里一目了然。”工作人员说,他们每天的任务就是交叉查看快递公司的视频监控,对从业人员的不规范行为及时记录并上报,并及时纠正不规范从业行为。
这道“防火墙”有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叫做“绿盾”工程。这是市邮政管理部门从2016年开始,通过搭建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和行业运行监测系统,将快递企业的视频监控、业务数据、安检机数据接入监管平台,筑牢寄递安全防线的一个创新举措。
每一个可疑包裹都进不来出不去。近年来,我市按照统一规划、分级组网、集中授权、分级管理的建设原则,在全国率先建成市县联动、覆盖所有企业(网点)的视频集中监控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对行业数据进行分析研判,能够及时发现各类潜在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现问题,我们就能提前发出预警。”市邮政管理局安全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工作人员可以每天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实时巡查或回放抽查全市60余家企业350余个网点2400余路视频监控情况,客户寄件是否出具身份证,快递员有没有开箱验视、营业场所内是否随意乱扔快件、分拣场所内安检机是否规范运行等,在这里一目了然。
无死角、全覆盖实时监测实实在在提升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邮政管理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份,我市快递业务量累计达1.3亿件,从业人员近6000名,末端投递点3000个左右,通过监控平台发现寄递企业及网点的所有安全隐患和违规行为均已全部督促企业(网点)闭环整改到位。
数据采集 以“聚变”引“巨变”
“暑期将近,未成年人购物有很多诈骗陷阱,请大家送件时做好宣传工作,如遇未成年人上当受骗,请帮助其向职能部门反映……”前几天,全市数千余名快递员的手机上都收到了一条提醒短信,发送方是湖州市邮政管理局,而这条信息正是大数据运用的结果。
据了解,近年来邮政管理部门强化源头管控,以“电子地图”形式建成了“现场看得到”视频监控系统、“文件发得到”政企互联系统、“数据采得到”综合监测系统、“安全管得到”闭环整改系统、“资料查得到”信息共享系统和“监管联得到”监管联网系统这一“六到”综合监管系统,并通过企业及时更新信息建立涵盖全行业从业人员、分支机构、末端投递点、协议客户、业务数据、监控设施等信息的行业大数据。“数据集聚,遇到问题就是逐一跟踪化解,监管模式由传统的‘大海捞针’式的现场检查升级为“精确制导”式的智能巡查,直击行业监管弱点、企业安全痛点,实现部门对接、安全管理、执法检查、报表统计等全流程、电子化、闭环式的管理,让有限的监管资源集中到重点、高风险的对象和环节上,提升行业治理质效。”该邮政管理局负责人表示,目前,综合监管平台接入视频监控2400余路,备案快递协议客户12308家,通过系统下发文件通知1819份,建立工作流程17个,企业报送安全日报等动态信息近4万条,日前,该“数字邮管”综合监管平台项目还被纳入浙江省政府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应用项目,成为全省标杆。
智能手段 寄递快捷高效
快递包裹离不开强大的运能建设,包裹在路上耽搁的时间越少,到达消费者手中就越快。 6月13日,记者走进位于吴兴南太湖高新区申通速递,几乎覆盖整个厂房的高速包裹自动分拣机运转不停,装卸垛口不断有车辆开进、驶离。
记者看到,包裹到达后,由分拣员放在传输胶带机上,传输至供件台后,通过对每一个包裹的“三维”和“体重”的高速扫描查验,中
小型件被传送至双层包分机进行分拣;那些“太瘦”“太高”“太胖”,不具备上机条件的包裹,则通过前方的滑槽剔选后单独送至异形件处理区进行人工分拣。
“自动分拣机在释放传统人力、大幅度缩短分拣时间的同时,还降低了错分率,无法识别的就需要后期分拣员人工参与,但还是比早期的纯人工分拣要节约50%的时间。”申通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套快递自动化流水线分拣设备,效能达到3.5万余件/时,可减少人工成本1/3,错分率降低至万分之一到万分之二。目前,湖州申通快件日处理能力可达100余万件。
据了解,全市快递业务量从2012年的不到2000万件已增长到2018年的3亿件,为提升智能化水平和行业服务质效,目前,我市申通、圆通、中通、邮政湖州分公司等企业共配备了7条这样的自动化流水线,大大提升了运输、分拣环节的效率。我市邮管服务还成为全省寄递安全监管示范。
在安吉县,快递包裹还搭上了“筋斗云”。截至目前,该县已开通4条无人机邮路,覆盖3个乡镇、8个行政村,位居全国物流无人机前列。德清县已在9家快递企业安装55台“人证比对”系统,通过人脸识别,自动扫描身份证件,实现“人证比对”,识别寄件人员身份信息,显著提升实名登记环节效率与准确性。
快递业务持续繁荣的背后,带来了巨大的环保负担。近年来邮政快递行业除了通过运单电子化、包装减量化、用材绿色化、仓配一体化、回收体系化“五化”举措推进环保之外,还在全国该行业内率先推广使用绿色可降解胶带,率先试用氢能源末端投递车辆,省内率先实现营业网点快递包装回收区域全覆盖。(湖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