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州资讯  >  社会民生
“残疾人之家”打造温馨家园
发布时间:2019-07-22 09:03 信息来源:中国湖州门户网 字体:【

  今年计划规范化建成67家、服务1200名残疾人


  早上8时许,家住德清县武康街道民心小区的许阿姨带着女儿小英(化名)来到彩虹桥“残疾人之家”。和往常一样,女儿做手工,母亲打下手,配合默契。“女儿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上班’,跟以前比,她性格开朗多了,也爱笑了。”许阿姨说,在“残疾人之家”,女儿能做手工赚点生活费,也能得到康复治疗,让他们一家人心满意足。
  彩虹桥“残疾人之家”成立于2015年初。在社工和康复师的专业帮助下,从这里“毕业”的残疾人中,有11人实现就业减轻了家庭负担, 22人学会了生活自理,还有16人加入志愿者服务队反哺社会。
  据介绍,“残疾人之家”是为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提供庇护照料(辅助性就业)服务的公益性机构,之前被称为“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 2011年我市出台了《湖州市市级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建设标准》。近年来,我市的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逐渐从“庇护照料型”向“辅助性就业型”过渡,从追求数量型向规范管理质量型转变。
  今年,“残疾人之家”建设被列入浙江省十大民生实事之一,要求全省人口1万人以上的乡镇(街道)须建有1家“残疾人之家”,并提出了“八有”要求,即有合法主体、统一标牌标识、稳定服务对象、适宜服务场所、配套设施设备、完善服务功能、专业管理团队和健全管理制度。我市依托乡镇 (街道)、村 (社区),整合现有基层残疾人服务资源,全力推进“残疾人之家”规范化建设。
  跟过去的庇护照料机构或辅助性就业机构相比,“残疾人之家”以辅助性就业为主,集日间照料、康复、培训、文化体育等各项服务为一体。因此,我市着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配备齐全康复室、日间照料室、辅助性就业室(工坊)、文体活动室、食堂、卫生间等相关设施设备,为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便常态化的基本服务。
  与此同时,市残联举办了首期残疾人服务机构管理人员培训班,重点就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残疾人之家建设规范标准、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应急抢救、行政管理、心理疏导、礼仪沟通等知识进行专业辅导和培训,提高残疾人服务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残疾人之家”规范化建设47家, 11家在提升, 8家正在建设中,还有4家在前期准备,预计到10月底前完成67家“残疾人之家”的规范化建设,服务残疾人1200余名。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规范“残疾人之家”建设,给残疾人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将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残疾人之家”资金补助和扶持。(湖州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