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州资讯  >  社会民生
中小学生放假了 安全锦囊请收好
发布时间:2019-07-08 08:53 信息来源:中国湖州门户网 字体:【

  从7月5日起,我市中小学生正式迎来了暑假生活。
  每逢暑假,孩子们的安全成为家长和社会最关心的问题。在暑假这个学生意外伤害高发的时段,如何填补安全的“黑洞”,编织出一张有效的防护网?记者根据往年假期意外伤害的典型案例,整理了多个安全锦囊,希望学生和家长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安全快乐过假期。
  锦囊一:谨记“六不”防溺水
  溺水依然是中小学生安全的“头号杀手”。调查显示,在学生群体的溺水事件中,农村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两大“重灾”群体。
  教育部门向广大中小学生支招,夏季游泳要谨记“六不”: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特别提醒中小学生,若同伴出现溺水情况,未成年人尽量不要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或当时可以利用木板、绳索等物件进行营救。
  锦囊二:扫清“盲点”守规则
  近年来,儿童被锁车内致死、未安装安全座椅儿童飞出车窗等惨剧屡见报端。家长们千万要注意交通安全上一些经常被忽视的“盲点”,别让这些“盲点”伤了孩子。
  交警部门提醒,家长应教育孩子不要在小区道路、停车场、路侧停车等区域玩耍逗留;培养孩子的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如果驾车外出,应让幼儿坐在后座,使用安全座椅; 12岁以下的儿童不宜坐副驾驶位。
  特别提醒,不能把孩子独自留在车内,夏日温度高,孩子容易因车内缺氧等问题而窒息死亡。
  锦囊三:千万别跟“陌生人”走
  暑假是儿童拐卖案件的易发期。一些拐骗者在下手之前会做功课,他们甚至能叫出孩子的名字,取得他们的初步信任,再以“父母委托”为借口拐走孩子。
  针对拐骗,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非常有必要。家长要教育孩子,若一个人在家,如有陌生人敲门,无论任何理由都不要开门,并给父母打电话确认;接到陌生人电话,不能透露自己独自在家,应直接挂断。
  若孩子需要单独外出,要教孩子记清父母电话与住址,走丢时如何使用公用电话和报警;告诉孩子如果坏人尾随,要走人多的街巷或喊叫,不要理睬搭讪;让孩子养成不对他人馈赠动心的习惯,千万不能跟陌生人走。
  锦囊四:安全防护避“隐形杀手”
  一项针对低龄儿童的调查显示,从受伤的场所看,最易发生意外伤害的场所是家里。被大多数家长认为“很安全”的家里,其实隐患重重。
  家中的“隐形杀手”众多,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灌输安全意识的同时,家长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如,选用带保险挡片的安全插座或者安装了防溅水盒或塑料挡板的插座;药物分门别类放置于药箱并上锁,且一定要放在孩子看不到够不到的地方;边缘、尖角要用软布包起来,或者使用圆弧角的保护套。
  孩子失足坠楼的意外屡见不鲜,建议有孩子的家庭都要安装牢固的护栏。如果阳台比较大,可以装隐形防护网;如果是有飘窗和落地窗的家庭,可以在窗户的内侧装防护栏。(湖州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