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州资讯  >  社会民生
逝者身后事实现“掌上办”“跑零次”
发布时间:2019-08-14 08:58 信息来源:中国湖州门户网 字体:【

  办理时限压缩至最快1小时


  “请节哀,之后的手续我会联络各部门尽快办好的,你们放心。”近日上午,吴兴区道场乡菰城村的殡葬协理员倪连新在得知村里有老人去世后,立即上门协助逝者家属办理“身后事”。
  登录“湖州身后联办”掌上平台后,他实时上传了逝者信息、GPS定位、委托人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通过掌上联办操作,第一时间预约殡仪馆、报送遗体火化信息、办理丧葬补助等事宜,实现治丧办理“零延时”。
  2018年,安吉县先行试点,探索创新了“逝者身后一件事”联办服务模式。今年以来,市民政局总结试点经验,联合跑改、公安、卫健、社保、医保、残联、公积金、退役军人等部门,在全省首创“一支团队、一个平台、一套标准”的“逝者身后一件事”联办湖州模式,让“伤心事”舒心办。
  “以前亲人去世,家属在悲痛之余,为了办理死亡证明、户口注销等手续,要在村(社区)、医院、派出所和相关部门之间至少跑四五趟,窗口多、环节多、手续多、跑路多,群众的抱怨声自然也多。”吴兴区民政局执法大队副队长赵云说,“逝者身后一件事”改革简化了丧葬手续流程,压缩了办理时限,减少了殡仪服务开支,为逝者家属“减负”。
  我市共有1192个社区(村),如今,一支“全域覆盖、村村都有”的殡葬协理员队伍已经建立起来,全市1744名协理员由市民最信服的基层干部担任。
  他们统一受理居民报丧,协助逝者家属办理死亡证明、遗体火化、户口注销、丧葬补助、社保终止等事项,为群众提供一对一、面对面的人性化服务。与此同时,各级联办部门组织了1525名联办工作人员,建立了专人24小时值守、职能部门(单位)无缝对接的响应机制。
  7月初,全省首个殡葬事务电子化集中办理、全程移动办理并且在地市范围内全域推开的智能手机终端平台——“湖州身后联办”掌上平台正式上线。该掌上平台突破了部门藩篱,将逝者身后办事涉及的9个单位、18个事项整合为一件事,做到“平台以外无申请”,实现证明签章全程电子化、办事服务全程移动化,全面彻底地用数据跑代替人工跑。
  统计数据显示,“逝者身后一件事”改革解决了群众治丧办事“到处问、来回跑”的“痛点”,把办事耗时由至少15天压缩到最短1小时。截至7月底,全市共办理“逝者身后一件事”1551例。
  “我们将尽快出台《逝者身后事“最多跑一次”工作规范》地方标准,推动工作规范化。同时,继续从扩大覆盖面上着手,把实事办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完善群众治丧办事的触发机制,推广“逝者身后一件事”专用二维码;推进智能办事“所见即所得”,实现村级协理员办公一个界面流水式操作,让村干部敢用、会用、用好,办事完结生成一张清单结果集中展示,让群众感受方便、高效、舒心。
  在已整合18个事项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数据共享应用,依托大数据共享平台进一步打通联办平台与卫健、社保等省建、市建业务系统的对接,缩减人工环节、减轻业务员负担,并逐步将联办服务拓展到金融保险、产权办理、公证服务等新领域。(湖州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