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州资讯  >  社会民生
基层治理湖州样本体验记
发布时间:2020-12-14 08:47 信息来源:中国湖州门户网 字体:【

  “一公里”的幸福邻里情
  探访时间:2020年12月10日上午
  探访地点:南太湖新区凤凰街道阳光城社区幸福邻里中心
  关注理由:幸福邻里中心是我市全力打造的融政府服务、社会参与、群众自治于一体的基层治理阵地。南太湖新区在市本级率先实现街道幸福邻里中心全覆盖,目前已建成并社会化运营14家,还有10家也即将运营。新区依托该阵地深化“3+x”社区治理机制,积极探索动用社会组织力量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以一公里为服务半径,打造集一站式便民服务窗口、居民议事厅、文体活动室、阅览室、多功能室等功能为一体的百姓综合服务平台。
  上午8时不到,“爱飞扬”社工郎燕萍已来到南太湖新区凤凰街道阳光城社区的幸福邻里中心。60多岁的吴大爷和施大爷,迎面与郎燕萍打招呼,吴大爷笑着说:“今天我们要好好打一场乒乓球,较量较量。”
  阳光城社区的这座幸福邻里中心于去年建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湖州爱飞扬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日常运营,郎燕萍是其中一名社工。短短一年,幸福邻里中心成了社区居民最爱打卡之地,其中三楼运动室最热闹。吴大爷和施大爷就是在打球中从陌生邻居成为球友。他们表示,出家门一公里就有能运动的场所,退休生活也变得有滋有味了。
  10时许,20余位老人赶来上课。吴阿姨带着孙子走进来,孙子去幸福邻里中心的书屋看书、玩积木,自己去上一堂老年人的课。
  这是幸福邻里中心专门为解决老人适应现代生活而开的课。“我已经上了七节课了,今天听完课收获满满。”吴阿姨感慨道,“在这里住了十多年,现在我退休在家带孙子。有了幸福邻里中心后,我们一老一少都有了好去处,充实!”
  11时许,忙完上午活动的郎燕萍拨响董奶奶的电话。“董奶奶,你今天好些了嘛?好的,我现在就过来。”记者一同来到董奶奶家。
  一路上,郎燕萍告诉记者,董奶奶和丈夫金爷爷80多岁了,因金爷爷身患疾病,现在生活无法自理,再加上子女工作忙碌,照顾金爷爷的重担就压在董奶奶肩上。
  敲开门,董奶奶热情招呼。不一会,附近社区的食堂送来午饭。原来,几个月前,董奶奶因腰椎间盘突出临时要住院,家里老伴无人照料,这时志愿者便主动轮流上门照顾金爷爷。
  等出院后,郎燕萍看到董奶奶没办法烧饭时,帮忙与附近社区食堂联系,开始每天与志愿者轮流打饭送到老人家里。食堂负责人看到志愿者连续送餐送了半个月后,答应帮忙直接送到老人家。
  “多亏了小郎,热心的很,帮我们两个老人不少忙啊。我出院后,有一次老伴发病倒在地上,小便失禁弄湿裤子,是小郎叫来两位保安帮我老伴换了衣服,后来及时送到医院才没发生大事情。”她边说边竖起拇指,接着又念叨着有了幸福邻里中心后第一次参加插花活动的经历,说着说着脸上露出笑容。
  郎燕萍告诉我:“我们在前期排查中,像董奶奶一样的老人不少,于是我们组织了志愿者提供陪伴服务,除了上门照顾他们,还带到幸福邻里中心参加各种活动,让老人们感受一公里内守望相助的温暖。”
  从董奶奶家走出来,郎燕萍说起了做社工的感受。“有时候活动多,光一楼到四楼的距离,我能走上一万多步。”她又补充道,“算是累并快乐着。我们希望以第三方力量接入社会治理创新,希望让每一位老人体验到‘相邻是福,相识是缘,互帮是情,互助是爱’的社区新型养老模式。”
  体验感受:短短一上午时间,记者跟随阳光城幸福邻里中心的社工里里外外跑了一遍。该社区幸福邻里中心基础设施齐全,不仅有驿站、医疗养护中心、影院和书屋,还有健身房、舞蹈室等,居民们在这里学习或运动,欢声阵阵。幸福邻里中心的志愿者们还主动 敲开居民家大门,送去陪伴与照顾,也打开了受助居民们的心门。
  硬件很到位、软件跟得上,湖州全域推进幸福邻里中心建设,走出了一条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新路子。(湖州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