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童装之都”的吴兴区织里镇,集聚着中国规模最大、分工协作最紧密的童装产业群,共有童装企业1.3万家,年产值高达610多亿元。
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来许多社会问题,人口多、社会治理难,是其中最大的问题。织里镇有常住人口45万人,仅电动车就有13万辆左右,车辆总量更是惊人。
然而,近年来该镇所有道路的通行状况良好。行驶在织里最繁华的富民路上,看到的是各种车辆有序行驶,礼让有度,人多而不乱,车多而不堵。
除了新建、扩建道路,合理安排非机动车道,有序规划各类停车区域等常规措施外,织里的“安全交通系统”,更多得益于城市管理的“智慧+”细胞。
信息入库 所有车辆有迹可查
在织里镇,有一套自主研发的完备电动车智慧管理系统,记录了辖区内所有电动车的车辆信息和车主信息数据,同步建立了整套电动车车牌管理程序与车辆日常管理机制,车辆数据实现“智慧+”。
“电动车静态停放情况下,智慧管理系统会对路面执法人员上报的车辆违停案件进行判断审核,违停告知;电动车动态行驶时,电子抓拍系统会主动监测车辆是否存在闯红灯、逆向行驶等违法行为。”织里镇城市精细化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胡冲聪介绍,进入电动车智慧管理系统后,车辆的“一静”“一动”皆有迹可查。
而在电动车智慧管理系统的违法数据库中有3次及以上的违法行为时,社区与交通管理部门将对车辆进行暂扣处理,车主必须到社区与交通管理部门领取“交通违法教育单”,并到织里镇交通违法教育中心接受教育,处理完违法案件后才能取回车辆。
2020年以来,该镇共有5738人接受交通安全教育,镇行政服务中心交通违法处理窗口接受违法案件处理10175条。
天眼遍布 违法行为无路可逃
今年,织里镇在已有的20个抓拍点基础上新增10个电警抓拍点位,并于11月底完成新增点位的系统网络搭建和试运行。12月,该镇30个点位的电动车抓拍系统将同步运行,届时电动车管理系统APP端与PC端将同时更新为最新的5.0版本。
据悉,新的智慧电动车违法抓拍增加了识别不佩戴安全头盔和违法载人的功能,“智慧+”系统更加精细,让电动车管理工作更明确、更具体。
连日来,织里公安分局交巡警大队都在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建立警校联动机制,在上下学高峰时期严查校园周边电动车违法载人和不佩戴安全头盔的交通违法行为;同时联合辖区各街道开展电动车整治大会战,通过动态和相结合模式,重点查处静态无号牌、假牌、套牌及无效号牌车辆。
织里镇交巡警大队副大队长告诉记者,据统计,从今年整治行动开始到目前,该镇已查处电动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8429起,其中不佩戴安全头盔的6258起。
温暖关怀 安全出行有你也有我
为破解辖区内家长骑行电动车接送学生不佩戴安全头盔、驾驶电动货运三轮车接送学生的难题,织里镇还完成了“决不允许乘坐电动车的学生不戴头盔”和“决不允许电动货运三轮车运载学生”这两个小目标。
11月30日下午,织里公安分局联合织里镇政府开展“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向在校中小学生赠送电动车安全头盔,发放电动车文明交通出行倡议书,保障辖区所有家长骑行电动车接送学生头盔佩戴率达到100%,杜绝电动货运三轮车接送学生现象。
一顶不起眼的头盔,保障的是一户家庭的安全。就读于织里实验小学的学生告诉记者:“我要把这顶头盔作为礼物送给爷爷,让他以后每天骑电动车的时候都要戴上,帮助他养成文明交通出行的好习惯。”
送出的一顶顶电动车安全头盔,签署的一份份安全倡议书……都是织里镇走向努力打造浙江省道路交通通行最顺畅、最安全城镇迈出的重要一步。
全面宣传
线上线下
齐发力促平安
为切实提高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达到全覆盖、多领域、高效率的宣传效果,织里镇走进学校,走上街头进行实地宣传,同时利用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移动宣传,不放过任何一处宣传死角。
织里公安分局交巡警大队领导率先带头,走访了吴兴实验小学、织里镇中、轧村中学、漾西学校等辖区11所学校,全力开展电动车整治宣传,杜绝学校门口电动车违法载人和不佩戴安全头盔的现象,确保辖区所有家长骑行电动车接送学生头盔佩戴率达到100%,杜绝电动货运三轮车接送学生现象。
交巡警大队始终把宣传贯穿到日常执勤执法中,坚持处罚与教育并重,在街头查纠违法行为时,及时发放宣传资料,对违法人员开展面对面的宣传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交通违法行为的严重危害性,督促其摒弃交通陋习,严格遵守交通法规。
织里警事的抖音平台,紧跟潮流热点,拍摄并发布交通整治的短视频,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广泛传播,“都有头盔,就是不戴”“正确的戴头盔方式是需要扣上的”,手机端前的织里群众也积极参与评论,形成线上警民的良好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