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第二届湖州湖蟹文化节暨第十一届长兴漾荡河蟹节盛大开幕,以蟹为媒,农业观光、湖蟹销售再迎小高峰。“这次湖蟹节评选出的蟹王都可以养殖到500克以上,太不可思议了!湖州现代农业越来越有看头,安吉白茶节、南浔小龙虾节、长兴杨梅节、吴兴湖羊节……月月活动让人目不暇接。”游客吴先生评价说。
作为传统产业的农业,当与科学技术碰撞,会产生什么火花?市农业科技发展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十三五”期间,我市家蚕、晚粳稻遗传育种等专业领域科研成效逐渐显现,成功选育家蚕新品种“太湖×玉州”“水星1号”“紫池×绿湖”3对,晚粳稻新品种“浙湖粳25”“浙湖粳100”2个,登记甜瓜新品种“浙甜103”“浙甜401”2个,葡萄新品种“南太湖特早”1个,桃新品种“庚村阳桃”一个。 同时,借助省西甜瓜良种育繁推科技创新平台,引进收集西甜瓜优质种质资源200份,为系统开展西甜瓜遗传育种奠定了基础;借助油菜国家产业体系湖州综合站,并与省农科院合作,彩色油菜育种已初显成效;成立湖州市湖羊种质资源创新中心,初步组建了湖羊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专业科研团队;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开发,有了多年积累与沉淀,家蚕生物反应器研究与产业化应用基础良好,机械化工厂规模养蚕以及蚕桑草本化机械收获应用研究与示范推广成效显著。
“作为湖州市唯一一家市级农业综合性科研与推广机构,在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中需要更多担当和更大作为。”市农业科技发展中心负责人说。“十四五”期间,我市将着力争创产业新亮点,围绕主导产业,突出主攻方向,通过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寻求突破,创出亮点,形成优势,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主导产业优势更显。 具体而言,坚持优质晚粳稻品种的选育方向,加大自主选育品种推广力度,提高其应用占有率,让“一粒米”更加香糯。拓宽油菜新品种选育渠道,争取在油用、花用、饲用、菜用多功能油菜选育上有所突破,特别是加快彩色油菜品种选育进程,让“一朵花”更加靓丽。加大家蚕新品种推广力度,提高其在本地饲养比重,通过项目合作和技术援助,积极推向市外、省外甚至国外,扩大湖州家蚕品种的知名度,让“一条蚕”重生光大。重视白叶一号等茶品种资源保护,全面实施茶叶种植、加工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可追溯制度,突出区域公共品牌建设,让“一杯茶”万里飘香。通过协作开展湖羊种质资源保护和遗传育种研究,打造成我市核心种羊场,通过对口支援、技术扶贫、项目合作等方式,让 “一只羊”育得更肥。通过引进和驯化水产新品种,提升苗种繁育技术,大力推广稻渔综合种养、设施化养殖和健康混养等模式,发挥“湖州桑基塘鱼”地理标志功能,让“一条鱼”跃得更高。(湖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