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爱心大姐”张洁萍
“这两天温差大,夜晚还是很冷的,我要给防疫卡点上的志愿者们送点暖身子的夜宵去。”近日张洁萍还是像往常一样,骑着电单车,背着一个纸箱,在夜幕降临后,为湖城10余个防疫卡点送去亲手做的夜宵。正是这般风雨无阻的精神,她被防疫卡点的工作人员亲切地称为“爱心大姐”。
“其实一开始送夜宵时也没想那么多,疫情防控没有局外人,看到防疫人员都那么辛苦,只是想为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谈及“爱心大姐”这个称呼,张洁萍笑着说,自己做这件事也是受到了朋友的启发,但后来发现这件事十分有意义,便坚持了下来。
“有天天气很冷,她拿着3碗亲手做的馄饨给我们送来,没有留下姓名就匆匆走了。先前我们以为是社区为我们送的,但后来几乎每天都能看见她,才得知她是自发的,从那时起,大家都开始叫她‘爱心大姐’。”闻波社区的一位志愿者告诉记者,每天见到张洁萍时,便是整晚最温暖的时刻。
不仅是闻波社区,从西面的清河嘉园到东面的明都锦绣苑范围内的卡点,都能收到这份来自“爱心大姐”的温暖,几乎覆盖了近半个湖城。因为要送的范围广,卡点又极为分散,张洁萍每天要分3批送,才能够保证夜宵是温热的。
“我住在都市家园,每晚8点我会先送家周边的卡点,8点半再往东送,最后再送西边,最后到家时往往都已经10点多了。”张洁萍说,丈夫和儿子都十分支持这件事,每天她在外面送夜宵时,他们俩便会在家里帮忙煮夜宵,替自己分担一些工作,儿子还为防疫工作捐出2000元的压岁钱。
送夜宵这件事,张洁萍是发自内心地想做好,因此她每天都给防疫人员换着各种口味,馄饨、饺子、汤圆、粥……只要是能想到的食物,她几乎都做过,也得到了防疫人员的一致好评。“真的十分好吃,之前我还以为她家是开餐馆的。”一位清河家园的志愿者说。
两个月来的风雨无阻,使得“爱心大姐”这个称呼也越来越响亮,近半个湖城的大部分卡点上都知道了湖城有个“爱心大姐”。不久前,张洁萍还收到了吴兴区月河街道派出所送来的感谢信以及闻波社区送来的锦旗,面对这些赞赏,她显得十分腼腆,一再强调,自己真的没做什么。
“只要还有人在坚守,我就会送下去。”当谈及打算坚持多久时,张洁萍表示,希望自己停下送夜宵的日子早点到来,因为这样就意味着疫情已经过去了。(湖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