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一早,安吉县上墅乡团委书记朱峰辰带上记事本,照着前一晚写下的待办事项,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一天工作中,他把每一项工作的要点、难点一一记录在记事本上。“这样一来,每天工作都有计划,完成进度心中也有数。”他说,这一招是跟师父学的。
原来,2018年,刚从县政务办调到乡里的朱峰辰与该乡刘家塘村党总支书记褚雪松通过“导师帮带制”,结成了一对师徒。两年以来,他跟随着师父,学到了许多群众工作经验,迅速成长为乡干部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安吉师父带徒弟这一传统起源于2004年。当年,以上墅乡为试点,该县创新探索以老干部结对帮带年轻干部为主要内容的导师帮带制,重点提升解决实际问题、为群众服务的本领。2005年,这一做法得到了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批示。15年来,安吉在推动 “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中,持续深化年轻干部导师帮带制,铸强一支推动安吉高质量赶超发展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近年来,全县累计结成2600余对帮带对子,千余名结对年轻干部成长为单位骨干。
让年轻干部学到真本领是导师帮带的首要目标,为此,该县为年轻干部建立“一人一档”帮带成长档案,制定“一人一策”培养举措,着力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消薄攻坚等中心工作和处理矛盾纠纷、征地拆迁、突发事件等具体工作中,导师们带着年轻干部边做边学、边干边评,既传授方法、又放手压担,让年轻干部独立应对、尽快上手。 “在跟着师父学习的这些年里,他身上扎实的工作作风深深感染了我。是他教会了我什么是用脚步丈量民情,干部就要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安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干部、孝丰镇新村村第一书记邱娇说。
近年来,安吉突出目标导向,建立长效机制,实行季度点评备案制,对年轻干部工作表现实时跟踪掌握,由单位党委(党组)牵头,导师重点就帮带对象开展群众工作取得的主要实绩及不足进行点评分析,考评结果作为年轻干部的年度考核重要依据之一。
“导师帮带提高了基层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肯定和欢迎。它以制度化的形式为年轻干部选配合适的导师,是新形势下对‘师父带徒弟’传统模式的创新。”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接下来,在实践推广过程中,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帮带相关制度,在导师帮带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上挂、下派、轮岗等多种培养方式,突出检验“导师帮带制”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