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安吉县旅游市场逐渐“暖”起来。近日,记者来到安吉县灵峰街道大竹园村“一田一墅”民宿,7个房间全部爆满,民宿主人蒋桢滢正忙着给客人们准备早餐。
5月的双休日及小长假,该民宿的房间无一落空且全部是被提早预订的。“我们这里山好水好,特别适合居住,民宿是去年年底开业的,虽然疫情影响了民宿的正常运营,但眼下防控形势好转,民宿又开始‘热’起来。”蒋桢滢告诉记者。
“一田一墅”所在的区域是整个村庄的“新区”,61栋白墙黑瓦的民居依地形分布,错落有致,新居遵循原有的自然肌理,大树不砍、河塘不填、道路不截弯取直,一派浙北田园风光。在这里看不到一点垃圾,也没有任何污水乱排。当下的一切恰如《桃花源记》所描述那般:“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大竹园村党总支书记褚飞明带着记者参观了新居以及新居内引进的民宿项目——乡旅梦工厂。他说:“去年,我们将新居内未分配的15幢房屋及部分公共建筑对外招商开发民宿产业,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入驻、邀请专业团队、吸收村集体参与的方式,成立专门的经营公司——安吉春田原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由浙江欢乐风暴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占股40%、安吉旅游发展总公司占股30%、大竹园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占股30%。”
目前,15栋房屋中有8栋已开业,经营状况良好,其余7栋仍在装修中,预计今年夏天全部投入运营。在村委的带动下,今年新居内有2户农户也跟着办起民宿,颇有收益。
村民自住、创收经营两不误,近年来,安吉县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将生态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城镇化建设高度融合,努力实现村庄美、农业强、农民富的发展目标。经过多年的建设,大竹园村成绩斐然。除了新居引人注目,老区也游人如织。大竹园村将竹元素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竹篱笆、竹门、竹桥等都成为村里的风景。
“我们这里还有一条‘会呼吸的小巷’,地面由青砖铺就,样子复古好看且渗水性能好。各种样式的围墙很好地融入大环境,走在村里就如人在景中游。”村民鲁小龙家住村文化礼堂附近,原本他的家是“脏乱”的典型,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参观点。
“20年前,我刚进村委工作时,村集体收入微乎其微,村委办公地点没有一件带‘电’的设备,村民纷纷踩着泥巴路外出打工谋生。20年后,村集体收入达206.7万元,很多村民又纷纷回家创业。”褚飞明说,破解了“宜居密码”让我们的农村变美变富,生态红利不断派发。今年是“两山”理念提出15周年,大竹园村将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实现“两山”转化,全力助推新时代“两山”试验区建设。(湖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