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首次在余村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年3月30日,他再访安吉,对安吉绿色发展给予了肯定及勉励。
市委常委、安吉县委书记沈铭权说,15年来,安吉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坚定不移致力护美、转化、共享绿水青山,把美丽风光转化成美丽经济,“两山”红利不断释放。
《诗经》有云,“安且吉兮”,这是安吉县名的由来。全县七山一水二分田,植被覆盖率76%,拥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可这样的优势曾一度失守。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安吉。随着打开山门,印染、化工等污染重、能耗高的项目相继上马。许多山村炸山开矿,靠着卖石头“强村富民”。
余村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凭着优质的石灰岩资源,先后建起了石灰窑,办起了砖厂、水泥厂等资源型经济实体,成为当时全县最大的石灰岩开采区。上世纪90年代,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0多万元,名列安吉县各村之首。
然而,用绿山青山换金山银山,造成余村的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是继续走一味索取资源的发展模式,还是另谋出路?当时,安吉许多“余村”都在思考这一共同问题。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前往余村调研。他肯定了余村关停矿山、水泥厂的做法,认为“是高明之举”。这为全县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
安吉首创的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治理道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2008年,安吉在全国率先提出用10年时间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实现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理想终成现实,安吉县在2016年底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行政村全覆盖。
眼前的安吉,连绵不绝的竹海,漫山遍野的树林,清澈的溪流,古朴的民居,村在林中,林在村中,俨然已成为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键在于转化,转化的大文章如果做不好,就会导致金山银山得不来、绿水青山也守不住。”沈铭权说,安吉利用生态优势,闯出了一条由一、二、三产业联动、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眼下,安吉一产“接二连三”,二产转型升级,三产高端提升,形成了以休闲农业为基础,以白茶产业和椅、竹两大传统产业及新兴产业为支撑,以休闲旅游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安吉人民已深深尝到了甜头。
108万亩的大竹海,是安吉的生态资本。2019年,竹产业经济产值达到228.4亿元。生态让安吉的一产“接二连三”,生态农业价值倍增。而对于工业,安吉确立了1+2+3的绿色产业体系,打造一大首位产业健康休闲产业,培育做大绿色家居、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谋划信息经济、通用航空、现代物流三大新兴产业。
休闲旅游产业是“两山”转化最直接也是快见效的途径。在此过程中,安吉人民共享“两山”转化红利。从2005年到201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5倍多,201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3488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缩小。
眼下,安吉正在新时代“两山”试验区建设的道路上大踏步迈进,从“两山”理念诞生地到“两山”试验区,必将结出改革创新之丰硕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