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晨曦唤醒大地,运动健身就像开启每天生活的一把钥匙。老人们挥汗拍杆,在门球、地掷球场上一较高下;阿姨们和着音乐,列队跳起了健身操;跑友们迈开脚步,不忘用社交软件“打卡”;球友们相约切磋,为每一个精彩表现喝彩……
8月8日,湖州迎来了“2020爱上体育爱上你”为主题的第12个“全民健身日”。这一天,近千人身着整齐艳丽服装同跳健身操,活力四射。这一天,围绕着“科学、快乐、有效”健身的目标,湖州全民健身系列品牌惊艳亮相。伴随着跃动的身影,无论是“健身养生堂”上线、运动康复中心揭牌,还是“精英社会体育指导员”授勋、湖州运动码启动等,无不彰显湖州全民健身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体育代表着青春、健康、活力,关乎人民幸福,关乎民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这项重要指示已化为湖州发展全民健身的一项项具体行动和创新举措。
怎样顺应广大群众盼健身、盼健康的强烈愿望,湖州正秉承着“讲体育也是讲生态、有体育才会有生机、爱体育就是爱生活”的理念,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健民身、出名家、办名赛、育名团”上下功夫,争当全民体育践行者、数字体育先行者、户外体育倡导者,努力在全省打造全民健身的湖州样板。
此时此刻,一个与城市“气质相配、格局相当、人文相适、世界相融、未来相随”的全民健身生态圈正徐徐铺展。
健身养生 全民体育践行者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赋予全民健身事业新的起点。湖州“百姓健身房·健身养生堂”的全新亮相,让人们对于体育与健康关系有了更为深层次的认识。不同于常规模式,“健身养生堂”依托“百姓健身房”,集合方、课、餐、册、榜五大体系,由医疗、营养、运动、体能训练等方面组成的专家团队为健身人群提供体质检测、运动风险评估、健身养生餐等“一站式”健康服务。
“希望以此为平台,在离百姓最近的地方,为百姓提供最周全服务。”市体育局局长宋捷直言。“大健康”要依靠“大健身”,将疾病防治的关口前移,“百姓健身房·健身养生堂”正是湖州体育人对“体育+健康”深度融合的前瞻性探索。
事实上,推动全民健身,湖州从来不遗余力。
现如今遍布城乡的便民体育设施,就是极佳的证明。浙江省体育局发布的《2019年浙江省全民健身发展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在11个地市中,湖州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73平方米,与2018年相比增长了14.7%。湖州的这个2.73平方米的数据,不仅超过浙江省制定的“十三五”末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1平方米的目标,还荣膺全省第一。
家住湖城长岛公园附近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他喜欢打篮球、骑自行车,几乎每天傍晚都会与朋友一起骑自行车。以前,他喜欢在公路边骑自行车,现在则多了湖州奥体中心路线,而打篮球可选择的地方更多,单位、社区、学校里的篮球场,都是打球好去处。
推进基层便民体育设施建设的关键是做好“两手抓”,一手补齐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短板,一手打造城市社区居民“10分钟健身圈”。
在农村,湖州近年来完成省级小康体育村提升工程400个,建成设施多、配套全的省、市级中心村全民健身广场(体育休闲公园)328个,新增社区多功能运动中心64个,乡镇全民健身中心8个,全力建设覆盖城乡、均衡发展的公共体育设施网络。
在城市,湖州已建成绿道约841公里,城市社区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100%,老居住区体育健身设施不断改善,新建住宅区全部落实室外人均体育场地不少于0.3平方米标准,建成社区多功能运动场64个、笼式足球场45个、拆装式游泳池37个,公共体育场馆和有条件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达100%。市奥体中心、吴兴区文体中心等大型体育场馆建成,在全省率先实现全民健身中心区县全覆盖。
迈稳步子,需施良策。湖州通过制定专项、落实专款、压实专责等方式,高效推进基层便民体育设施建设。市体育局在连续8年将基层便民体育设施建设列入市对区县考核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建设标准,加大考核权重。相继制定了《湖州市基层便民体育设施建设标准和补助办法》《湖州市乡镇(街道)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等,建立完善资金引导扶持机制。湖州市级体彩公益金对体育设施建设,特别是对民生实事项目的补助力度,实现全市(含区县)全覆盖,居全省第一。针对群众身边体育设施建设涉及部门多、环节多的特点,建立体育、规划、住建等多部门联动和设计、施工、管理全流程协同机制,合力推进群众身边体育设施建设。
同时,改变政府包办的格局,吸纳社会力量办体育,培育多元市场主体。鼓励社会群体建设群众健身设施,全市利用旧厂房、仓库等闲置资源改建体育综合健身场地4个;鼓励社会群体投资体育活动基地、健身活动房,引进DISCOVERY探索极限基地、久祺国际骑行营、路虎体验中心等体育活动基地8个,全市建设健身活动房307个。社会力量的参与,进一步完善了各类运动休闲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健身设施建设的多元化补充。
全民健身找准发力点,构建新坐标,让百姓收获实实在在的好处。截至2019年末,湖州306万常住人口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130.66万人,“运动人口”超四成……不断上扬的数字,折射出湖州百姓旺盛的健身需求。
“码”上运动 数字体育先行者
大数据时代,人们的生活早与数字紧密相连。从付款码到健康码,人们的“码上生活”不断丰富。8月8日这一天,人们惊喜地发现:支付宝平台上线一款极具运动特质的二维码——运动码。
它的诞生,源自湖州体育人对于数字体育的无限畅想。“运动码”是一款需个人通过坚持运动来“养”的码,“运动则进,不动则退”,以彩色的二维码为标识,由湖州市体育局主导,阿里体育联合浙江大学联合打造。
“运动码”可以计步、记录运动时长;可以连接可穿戴的智能硬件、智能健身设备,记录各种运动状态;可以通过“运动码”进出体育场馆;可以预订运动场地并支付相关费用及衍生消费……通过“运动码”可实现科学、快乐、有效健身,实现各类服务一站式办理。
“运动码”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不断提高全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为使命。“通过推广‘运动码’,让更多的人参与科学健身,让更多的场馆实行一码通行,让更多的商家入驻平台,让更多的运动产生体育福利,让更多的运动促进体育消费,让更多的运动场景实现数字化。”市体育局群体处负责人介绍。
在“运动码”诞生之前,湖州人早就凭借着一张“湖州全民健身地图”,破解了“上哪儿健身”的难题。
“现在谁不想出来活动活动?你只要看看微信运动中朋友们每天的步数,你就知道大家每天的运动量有多大了。”说话间隙,市民杨女士通过手机登入湖州市体育局官方微信公众号“跃动湖州”,顺利预约到了市奥体中心的羽毛球场地,“现在约场地真方便,手机点点就搞定,明天和朋友一起打球。”
而湖州全民健身地图经过了1.0、2.0版的淬炼,正向3.0版迈进,依托全民健身地图平台,尝试运用物联网技术,无感采集运动数据,新增运动约伴、运动成长积分等功能,进一步升级智慧体育服务水平。
湖州,作为省体育领域最多跑一次数字化转型试点单位,在数字体育方面一直走在全省前列。今年初,浙江省体育公共服务平台下的全民健身地图正式接入“浙里办”APP,湖州共有3935条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健身路径、篮球场、足球场、游泳池、乒乓球等30个项目)数据入库,场地覆盖市、区县、乡镇(街道),目前,湖州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已实现导航、查询、预订、支付等功能。
“其中市本级、长兴县作为该系统场馆预订功能的试点单位,还实现了无人值守进出场、智能灯光控制、运动数据脱敏分析等功能。”该负责人表示,这是湖州数字体育发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也为全市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地图系统的构建打下扎实基础。
面对数字体育的新动向、新趋势,市体育局进一步谋划发展,依托“互联网+体育”的创新技术模式,推动湖州数字体育建设,通过“一张图”即湖州全民健身地图,将全市体育资源纳入“一张网”,努力打造集信息化、智能化、数据化于一体的高端数字化体育新高地,让湖州百姓真正感受到“接地气、有温度、易获得”的体育服务,进一步提升百姓运动健身满意度。
极限之都 户外体育倡导者
湖州有一张靓丽名片,就是“全国极限之都”。
全国极限运动会是全运会、青运会后的第三大综合性体育运动大会。1999 年7月,首届全国极限运动会在湖州举行。2005年,湖州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极限之都”称号。自2011年开始,湖州在原来全国极限运动大赛的基础上,增加中国极限公开赛。
除了极限运动,湖州的好山好水好风光适合开展各种户外运动。无论是陆地的、水上的,还是雪上的、空中的,在湖州都能找到合适落脚点。
“体育+户外”的产业布局,使户外产业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让百姓在运动中有更多幸福感和满足感。莫干山就是湖州最先尝到“体育+户外”甜头的地区之一。
去年接二连三举行的体育赛事,让德清莫干山镇仙潭村“莫梵”民宿主人沈蒋荣心头热乎乎的,他说:“国庆后,民宿经济本应进入淡季,但这些比赛带来了人气,收益是显而易见的。”
前几年开始,莫干山镇转变思路,开始引入户外运动,给游客增添了一种运动式的休闲生活体验。通过打造各具特色的运动休闲业态集聚区,莫干山形成了聚点成节、星罗棋布的体育小镇空间布局。
“我们2015年尝试搞户外运动赛事,希望通过休闲体育让莫干山动起来,高质量推动‘旅游+体育’新融合的脚步,为乡村振兴带来新活力。”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产业发展科科长闵瑛告诉记者,那一年恰逢全民运动热潮兴起,莫干山国际登山步道广受欢迎,“我们就搞了一个莫干山竹海马拉松,以后不断有其他赛事加入,影响也越来越大。”
如今,莫干山80%的高端民宿配置了游泳池、自行车等体育设施,并将徒步、登山作为配套游玩项目,并摘下了2019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2019长三角体育旅游最佳目的地的金名片。
久祺国际骑行营是一个以专业级骑行运动为卖点的综合生态休闲度假项目。久祺国际骑行营管委会主任李君来自杭州,他说,通过多次踏勘,也比较了其他地方,最终还是选择在湖州拓展自行车新业态。这里不仅山清水秀,而且地形地貌也适合发展山地自行车。前期投入了2个多亿后,依山而建的赛道和场地已经开始为全国乃至全球游客提供世界顶级的户外运动体验。
“我们要做的就是开发旅游资源,植入体育概念,并根据不同的地域特色,进行合理引导。比如,安吉属于纬度比较高、海拔比较高的县。安吉县适合开展定向越野、古道穿越、登山、攀岩、蹦极、漂流、溯溪、泛舟划水、滑雪等户外活动,形成了五峰山、井空里、云上草原等知名景区和品牌。”市体育局产业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立足于“极限之都、户外天堂”的战略定位,湖州成功创建了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1家,省级运动休闲基地3个,省级运动休闲小镇培育单位2个,省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优秀项目、精品路线14项。引进了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TNF莫干山国际越野跑挑战赛、凯乐石莫干山跑山赛等赛事。
随着户外赛事的兴起,湖州逐渐成了长三角地区体验户外休闲的网红度假地。
和健康相伴,与幸福同行,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百姓的期盼。人人共享体育,体育造福人人。“全民健身日”每年只有一天,但健身早已融入了生活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