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您已进入监控区域,本小区实行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模式,现在是非投放时间段,请把垃圾投放到西门接驳点,谢谢配合。”日前,家住南太湖新区康山街道汎港爱家社区汎港润园小区的陈阿姨在非垃圾投放时段走进站点时,红外线垃圾分类提示器自动感应了人体信息,并播放提前录好的语音。听到语音提醒后,陈阿姨便提着垃圾离开,将垃圾投放至指定地点。
而这一幕,同一时间也清晰地出现在社区垃圾分类专管员的监控平台手机端APP上,并且这些视频都支持7天内回放。“我们在定时定点的基础上再定监控,通过技术支撑,让专管员可以随时随地远程查看垃圾投放情况,实现对点位实时精准监管、督办整改。”康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为推动居民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提高监控管理效率,着力解决居民投放时间混投、乱投现象以及非投放时间投放问题,汎港润园小区依托垃圾分类人体感应语音提示器和红外夜视的球形摄像头,建成了智慧监管平台,将小区内所有点位视频监控信号接入监管平台,实现对各类垃圾的投放实时监管,为垃圾分类提供技术支撑、数据支撑和管理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汎港润园社区监管“2+3”模式也同步开启。“2”即社区垃圾分类专管员和联社城市管理执法队员通过“信息平台+移动终端”实时监控;“3”即一旦发现有混投、乱投现象,将有3个小妙招进行应对,可以通过语音提醒让居民自觉规范投放行为,也可以对无视语音提醒的居民在小区宣传栏和红黑榜上进行曝光,而移动端监测到混投、乱投问题满3次以上的居民,将由执法队员依法进行处罚。“社区‘2+3’管理模式,在人体感应语音播报和24小时在线的监控助力下,使居民从随意投放垃圾向主动积极配合垃圾分类工作转变。”该负责人说。
汎港爱家社区在开启“二定四分”模式后,率先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其中,大力提升监管的智能化水平。该街道负责人表示,“将以该社区为标杆,大力推进其他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智慧化和有效化,让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