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雉城街道地处长兴县主城区,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4万多名外来务工人员来到街道社区,其中涉及苗族、布依族、回族、水族等21个民族,3500多名少数民族长期在此生活、学习和工作。雉城街道办事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促进各民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积极打造“居在长兴、学在长兴、乐在长兴、融在长兴”民族一家亲的新环境。
■ 一是党建引领,凝聚民族团结新力量。
成立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领导小组,由专职联络员、网络长、乡邻长组成民族团结服务站,织密城市民族工作网络。开展睦邻民族文化节、民族文化摄影展、民族美食汇等系列活动20余场次;搭建集民族书屋、民族文化大舞台、民族“杏福嫂”志愿服务站、石榴籽公园等为一体的民族团结宣传示范带;精准开展“点对点”服务,帮助少数民族家庭解决困难问题50余件。在少数民族居住较为聚集区建立多功能“‘石榴籽’益家园”“少数民族之家”“民族主题公园”和古城墙民族文化社会实践基地,设立民族团结展示厅,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辅导课程。
■ 二是社团共建,创新民族团结工作新方法。
全面开展社区、社团、社工“三社”联动的社会化服务办法,以“微公益创投”服务的形式,公开向社会招募社会组织、社工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街道、社区分别成立了“邻里帮帮团”,由心理咨询师、社工师、乡贤、老娘舅们主动参与,帮忙调解,成为少数民族家庭的知心朋友。全市首创注册成立雉城街道“石榴籽”自治团队,帮助辅导46户问题家庭,为外来务工家庭免费安装智能门锁328把,积极落实少数民族大病互助金政策,激发民族团结新活力。
■ 三是交流交融,民族团结发挥新作用。
培育一支由各族同胞组成的社区治理“石榴籽”志愿者服务团队,主动参与社区民主协商,参加社区组织的议事活动,开展群团工作改革工作,增强少数民族群众归属感,成为街道助推社会治理实践创新的有生力量。街道建立“新居民区融合促进会”“外来务工人员联合工会”等服务平台,组织由少数民族家庭参加社区的“家庭趣味运动会”“走进长兴民俗文化”等民族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开展汉族与少数民族家庭走亲结对,各族少年儿童游园活动,切实提升少数民族群众幸福感。组织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座谈会、少数民族技能培训会、自主创业辅导会。积极组织社会群体到社区开展活动,为困难少数民族群众提供物资及精神上支持,提升少数民族群众获得感。
当前,辖区内少数民族群众已经成为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展示“重要窗口”的重要力量。下一步,雉城街道将继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深化“六进”“四微”,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打造城市民族工作县域治理和服务创新的基层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