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长寿是每个人的心愿,近期刚出炉的《2020年湖州市慢性病报告》显示,2020年,湖州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3.30岁,主要健康指标进一步改善,持续保持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
“人均预期寿命是一个地区经济卫生发展水平和人口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说,人均预期寿命并不是死亡人口的平均年龄,而是假定当前的各年龄组死亡率保持不变,新出生人口平均预期可存活的年数。简单来说,就是这一年出生的婴儿,在当前的经济、卫生水平下,如果没有发生意外应该活到的年龄。
报告显示,2020年,我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为83.30岁,与2010年相比,11年间,涨了5.97岁。其中,男性81.28岁,女性85.42岁,女性更长寿。
“根据报告分析,我市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明显下降。”市疾控中心有关负责人说,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概率是指30至70岁(不含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四类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早死概率,它是评价区域慢性病预防和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标,反映了健康服务与保障水平。2020年,我市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概率为9.27%,同比下降5.50%。其中,男性9.13%,女性4.54%,男性早死概率是女性的两倍,主要原因是中青年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恶性肿瘤仍是湖州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父母遗传、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医疗条件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其中生活方式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带给人们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饮食起居和生活习惯。与吸烟、酗酒、缺乏体力活动、不合理膳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肥胖等已成为影响健康的大敌。”市卫生健康委提醒,慢性病是可防可控的,关键在于预防。因此,每个市民都要从自我做起,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观念,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拥有健康、享受生活。(湖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