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伸向网络交易市场的“黑手”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习惯于网上购物,与此同时也容易身陷消费陷阱。记者昨天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为了给消费者营造良好的网络购物环境,有力打击造假售假违法行为,去年以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聚焦网络监管重点、难点、节点和热点,开展为期6个月的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在吴兴区,市场监管部门查处了一起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当事人在阿里巴巴共售出3条侵犯商标专用权的儿童运动裤,共计经营额4096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执法人员对当事人作出停止侵权行为、没收侵权儿童运动裤125件,销毁并处以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
在德清县,市场监管人员发现,在无法提供产品相应的国家强制性认证证书的情况下,有人在阿里巴巴网站官方旗舰店销售无3C认证产品,取得违法所得157.73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执法人员对当事人作出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157.73元并处罚款5.1万元的行政处罚。
南浔查处一起未按规定在淘宝店首页显著位置公示营业执照或链接标识的案件;长兴查处一起在网络交易平台上发布虚假“优惠”“促销”信息的案件;安吉查处一起大型网络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涉案总金额500余万元……6个月来,市市场监管人员在全市仔细排查,打击违法行为,并于近日公布了2020年全市网络监管执法十大典型案例,警示网络商家诚信经营。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坚持‘线上+线下’,强化一体化监管;坚持‘自律+共治’,推进网络平台治理;坚持‘引导+督促’,助推网络经济茁壮成长。”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 去年以来,全市共督促网络交易平台删除违法商品信息340条,责令整改网站188家次,抽查核实平台内销售食品、药品、防疫用品经营者主体信息430次,查处网络违法案件共70件。其中查获网络销售侵犯知识产权、假冒伪劣商品案件1件,未经许可经营食品案件12件,电子商务经营者未履行市场主体公示义务案件1件,虚假违法互联网广告案件23件,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案件2件,其他违法违规案件31件,罚没款共45.34万元。(湖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