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向你们党报热线反映,前天我在凤凰新村的一家私房菜馆吃晚饭,结果回家拉肚子了,后来才知道他们并没有办理营业执照。”昨天,市民沈女士致电党报热线,提醒市民去所谓的私房菜馆吃饭,要注意饮食安全与卫生。
近年来,湖城像这样隐藏在小区里的私房菜馆逐渐兴起,并受到不少市民的青睐。“我挺愿意光顾这种私房菜馆的,感觉菜品比较有特色,价格也适中。他们不打广告,不挂招牌,靠的就是口口相传。”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她和小姐妹们都是“吃货”,平时就爱搜罗城市角角落落的美食,并乐此不疲地前往尝鲜。“一般这些私房菜馆是菜馆方自己买下或租下的非商业用房,专门用来经营,顾客不多,厨师做菜肯花心思,客人自然愿意上门。”她说。
但“私房菜”受捧的同时,也有困扰,由于这些私房菜馆大多开设在居民住宅小区内,并没有办理营业执照等相关证照,甚至还存在扰民现象。“我家楼下开了一家私房菜馆,让人无法安静休息。”家住吉山二社区的吕先生说,这家私房菜馆的客人们,每天中午11时前后来,14时左右才会走,晚餐的食客有些更是要吃到23时前后才散场,而且陌生食客人来人往,吕先生觉得这还带来了不安全因素。
居民楼内开餐馆,容易引起与邻居的纠纷,部分业主认为,餐馆经营期间,因出入用餐人员的增加,给居民楼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由于是非商业用房,办不出餐饮行业的相关证照,无证经营已经成为私房菜馆的一个“通病”。而由此产生的弊端,食材是否符合食品卫生标准、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很难被相关部门监管。这对于消费者来说,一旦与商家发生纠纷,将很难进行维权。
记者随后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中心城区的住宅用房不允许开设餐馆及从事餐饮行业,且无法办理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证照。但由于私房菜馆的隐蔽性,相关部门很难发现,但是会根据市民举报依法查处。
党报热线也提醒餐饮业主,餐饮业之间的竞争,靠的是品质和服务,投机取巧、逃避监管的做法并不可取,如想要长期经营下去,不如选择正规的商业用房,办齐相关合法手续后,迎接八方食客。而广大消费者,也应该到正规餐饮店用餐,以免发生纠纷后无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