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E95417299/2024-00029 | 成文日期: | 2024-01-2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湖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
按照中共湖州市委办公室、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落实市直有关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的通知》及美丽湖州建设工作等相关要求,结合“数字湖州”建设工作,市大数据局对美丽湖州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敢于担当,精心组织,全力以赴开启“实干争先 数智领航”,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夯实数据大基座,推进大数据生态环境联网共享建设
一是优化数据供给。依托数据专员机制,健全统筹协商机制,提升公共数据需求满足率,截至2023年底,全市跨部门、跨层级供给的净数据量已突破1000亿,数据接口调用次数超600亿,数据需求满足率100%。二是开展数据治理。不断迭代优化算法,提升数据治理效率,截至2023年底已累计排查出超400亿条问题数据,已全部完成数据治理,数据治理率100%。三是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制定绿色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五湖四海”总体方案入选全省试点,成功揭榜国家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任务。与深圳数据交易所、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等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发布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等基础制度,率先通过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认证。建成数据要素流通平台,打造“四合”生态体系,牵头建立“长三角双碳领域数据要素发展”合作机制,推动车联网等50个数据产品场内流通,交易额超亿元。
二、迭代“一网统管”系统,为生态环境管理决策提供决策大数据技术支撑
一是深入学习调研。先后赴上海、宁波等地调研一网统管建设经验,迭代湖州城市生命体征指数,完成事件中心、协同中心、智能分派中心等主要模块的设计与建设。二是搭建平台框架。坚决落实项目统筹原则,将“一网统管”“基层智治系统”“基层治理四平台”“城市治理综合管理平台”等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初步完成平台架构搭建和指标监测、事件集成、协同引擎等重点模块开发,同步制定系列标准;三是探索管理机制。配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加强大数据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采集、存储、管理、分析,集成2100余项城市运行重点监测指标,探索指标预警分析模型和处置机制;标准化接入50个部门924类的事件727万条,前端智能感知类事件和部分业务协同类事件已通过平台分发处置,探索形成多元事件智能化、全周期闭环管控的“一网统管”机制。
三、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创新应用的保障管理。
一是加强市域项目统筹。制订《湖州城市芯大脑聚核行动2.0实施方案》,推进政务信息化管理“一办法、一指南、一绩效”出台实施,联动区县开展“信息化项目破五未”专项行动。二是推进“云上湖州”赋能工程。建成运营“云上芯湖州”智慧园,园区实现当年谋划、当年建成运营。初步形成要素“一园集约”,云网数等资源统一调度;能力“一园集中”,三大能力中心等支撑平台协同入园;场景“一园集成”,一网统管、数字身份等40余个场景集成应用;产业“一园集聚”,中电太极零信任实验室、致远互联等25家机构集聚入驻。三是深化“多元统筹”运营模式。依托三大能力中心,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共建”的多元建设运营体系,探索设立大数据产业基金,吸引更多IT厂商、集成商、通信运营商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要素流通交易、重大场景应用开发,加快引育“数字湖州”建设企业矩阵,培育数字产业新兴业态,推动全年完成相关项目投资2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