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的来临,气温逐渐下降,空气干燥且流通性减弱,这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怎么预防幼儿感冒?”“宝宝高烧不退物理降温是用冰水还是热水?”“过敏性咳嗽和感染性咳嗽有什么区别?”日前,湖州市妇幼保健院盛爸说育儿团队来到维尼森林托育园,指导保育员、保健老师和家长如何正确识别早期疾病、如何防治、如何隔离等。
“冬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感、普通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它们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症状多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咽痛等。”儿童神经与康复科副主任邓庆先表示,这些疾病不仅影响个人健康,还可能造成家庭和社会面的广泛传播。
“学校与家庭应该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邓庆先解释道,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接触异常物品后等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或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不随地吐痰,妥善处理口鼻分泌物。
校园是人群密集场所,要定期清洁室内环境,特别是常接触的表面如门把手、桌面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至少开窗通风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同时,要引导儿童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保证充足营养,增强身体免疫力;适量运动,提高身体抵抗力;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导致免疫力下降。家长要多关注国家免疫规划,按时完成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积极接种流感疫苗等可预防相关疾病的疫苗,减少感染风险。
“在呼吸道疾病高发期,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减少不必要的聚会,如果需要外出,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医生提醒,学校应加强晨午检制度,及时发现并隔离疑似病例;家长则要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日常健康监测,及时报告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