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电梯速度快又安全,上下楼再也不用等很久了。”日前,家住南太湖新区康山街道清河嘉园小区的居民陈玉芳高兴地说。得益于近期完成的小区电梯升级换新工程,居民日常出行便捷了不少。
据了解,清河嘉园小区于2008年交付使用,原有电梯逐渐老化,故障频发,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面对这一问题,康山街道迅速行动,将电梯更新工程纳入安置小区管理提升的重点项目,并为每部电梯争取到了15万元的更新补贴。眼下,11台新电梯正式投入使用,其余5部电梯的安装工作也已完成。
这是康山街道在安置小区管理提升方面进行的探索与实践。除此之外,针对停车难和物业费收缴等痛点问题,街道广泛征询居民意见,根据不同小区的具体情况,一区一策定制解决方案,并精心组织实施推广。“目前,多个安置小区的物业市场化改革正在稳步推进,社区环境和物业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康山街道城建办主任吴俊表示。
在王家漾小区,停车问题曾是居民的一大烦心事。“以前晚上回家,找个停车位都得转好几圈,有时还要停到很远的地方。”居民简安心回忆道。去年4月,小区启动停车收费管理工作,通过合理安装道闸、增设停车位等措施,车位配比得到提升,有效缓解了停车乱象。
与此同时,街道在社会治理方面也下足了功夫。针对王家漾小区附近工业企业多,流动人口复杂的特点,街道成立了综合治理中心王家漾分中心,整合多方力量,为居民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服务。
“我们不仅帮助居民解决日常问题,还探索安置小区居民再就业的新路径。”该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在全面掌握辖区内企业的用工需求后,他们推出了“安置小区零工市场”,成功帮助1074名居民实现再就业。而针对辖区内融速科技、蜂巢新能源等企业扩招员工后面临的住宿问题,康山街道有效利用小区空闲住房资源,在满足企业需求的同时,又为安置居民增加收入,实现了双赢。
据介绍,康山街道将持续关注居民的实际需求,不断加大保障力度,完善公共设施的管理与维护,探索和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安置小区的居住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