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向两会报告

市民政局: 置顶“民声”惠民生

信息来源:中国湖州门户网

发布时间:2025-01-19 11:53

(图为老年人欢度重阳)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2024年,湖州民政系统以促进共同富裕为主攻方向,把群众关切作为“晴雨表”,把群众满意作为“度量衡”,厚植为民情怀,深化改革创新,置顶“民声”惠民生,绘就民政事业发展精彩画卷。
  这是砥砺奋进的一年。全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培训班、全国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等重大活动在湖举办;一集体、一个人荣获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浙里康养”满意度调查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第一。
  这是改革创新的一年。老年助餐、“乡村著名行动”做法入选民政部典型案例并推广;盘活基层医康养资源获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验收获民政部“优秀”等次,社会救助“扩围”改革获评全省创新案例,服务类救助入选全国创新案例;牵头研制的《节地生态安葬服务指南》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实施。
  这是民生改善的一年。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145元;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950元;机构孤儿和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2730元、2184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344元。老年人助餐达580万人次;以旧换新适老化改造4133户;完成善居工程1596户。
  站在时间的坐标上回望,一项项民生暖政、一条条惠民举措,把温暖送到百姓身边,也将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兜底保障网织得更密、编得更牢。
  缩小差距  共富共享惠民生
  30万元的医疗费和每月上万元的康复费用,把南浔区善琏镇的老谈压得喘不过气。幸运的是,市民政部门通过大救助信息系统监测预警功能捕捉到了他家的异样,不仅为其办理了支出型低保贫困家庭救助,还帮他申请了3万元的临时救助金。
  像老谈这样的情况绝非个例。为了兜住兜准兜好民生底线,去年市民政局不断深化社会救助“扩围”改革,将低收入扩面家庭纳入临时救助、住房救助范围,认定低收入扩面家庭311户、776人,做法入选全省社会救助创新案例。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居家养老成了不少老年人的首选。如何在自由与专业之间找到平衡,常常让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陷入两难境地。
  为了更好地回应老人的需求,民政部门持续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依托有资质的养老服务机构,把专业的照护服务延伸到家中,让老人无须离开熟悉的环境,就能满足照护需求。数据显示,试点一年来,全市共建成家庭养老床位数1763张,助力幸福“享老”。贴心的服务,降低了养老成本,也回应了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现实需求,受到了老年人的交口称赞。
  湖州是全省最早设立慈善奖的地市之一,目前市本级和下辖县(市、区)已全部实现了以党委、政府名义设立慈善奖。去年,随着新一批慈善信托项目集中签约,在推动我市慈善信托持续增长的同时,也在发挥慈善第三次分配作用、助力共同富裕方面,不断为我市的慈善事业注入源头活水。截至目前,我市慈善信托备案6114万元、同比增长33%。
  补齐短板  多点融合促发展
  家门口就有设施完备、服务贴心的居家养老活动场所,是很多老年人梦寐以求的事。为了延伸高品质的养老服务,去年,市民政部门不断攻坚城乡设施短板,通过开展老小区养老服务用房达标行动,新增面积5万平方米。同时,建成农村区域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2家,努力让活动场所围着老人“身边、家边、周边”转。
  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离不开专业的人才。近年来,民政部门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在全省率先推出专职居家养老护理员认定办法,并启动了专职居家养老护理员遴选工作,不断满足失能失智老年人居家照护刚需。在去年11月举行的第三届浙江技能大赛中,湖州选手赵芳力夺省政府技能大赛冠军、获评浙江省首席技师。同时,在全省设立首个儿童主任实训基地,进一步提升我市儿童服务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织密民生保障网需要“攥指成拳”,为了形成叠加倍增的“乘数效应”,民政部门统筹发展合力,通过衔接慈善供需,向“六无六有”综合救助、养老服务项目引导慈善资金1.2亿元,同时争取部省移民资金6602万元,有力支持基层项目建设。此外,还成立了社会化助餐联盟,合力守护老年人的幸福“食”光。
  转型升级  真心诚心换舒心
  小小门牌、内有乾坤。在湖州,这话可不是说说而已。作为全省率先开展全域“乡村著名行动”的城市,民政部门充分发挥数字门牌“地址身份证”优势,以数字化改革为突破口,打造乡村振兴优助圈、公共服务优享圈、营商环境优化圈三圈合一的数字门牌应用系统,全市累计安装数字门牌53万块,开发应用场景28个,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数字动能。
  婚礼作为传统文化中的四礼之一,蕴含着人们对未来婚姻生活的美好希望。作为全省率先响应推进婚俗改革的城市,我市持续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通过出台全市婚俗改革工作方案,把文明简约的婚俗新风吹进千家万户,婚事新办简办蔚然成风。此外,我市还建成简约婚礼、户外颁证示范基地20个、婚姻家庭辅导驿站48家,不断加快形成多层次、便捷化的婚姻家庭服务湖州新模式。
  逝者身后涉财处置往往牵动整个家庭,“查不清楚留下多少遗产”“跑了多个部门仍无法查遗产”等问题给不少市民带来困扰。为了解决群众遗产查询数据不通、渠道不畅、手续复杂等问题,更好地满足市民殡葬公共服务需求,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市范围的群众“身后事”涉财查询联办推广,以数据跑代替群众跑,把伤心事暖心办。截至目前,全市“身后一件事”授权涉财查询1.5万件次、金额近1.04亿元。
  展 望
  征途回望千山远,前路放眼万木春。
  新的一年,市民政局将紧扣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主线,对标“两个着力”,以健全“四个体系”为改革重点,争当全域民政事业高水平均衡发展领跑者。
  深化以“民生补缺”为导向的政策制度体系改革,协调专项救助向低收入扩面对象延伸,加强中度失能老年人照护支持,制定养老服务人才、“1+5+N”精康服务体系支持政策。
  深化以“精准补短”为导向的服务保障体系改革,大抓高质量项目、高效能服务和高素质队伍,推进“两院一站”建设、推出长三角旅居养老标志性项目,改造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设施70个,新增专职居家养老护理员300人。
  深化以“重点补强”为导向的监督管理体系改革,稳步推进殡葬领域整治行动,组建银发经济工作推进机制,超九成养老机构落地“一床一码”。
  深化以“有效补位”为导向的社会参与体系改革,“推广爱心卡”,探索“15分钟商圈”数字门牌场景,推进基层老龄自治组织建设,集中资源支持“善居工程”等项目。

主办方:湖州市人民政府 地址:湖州市仁皇山路666号 政府阳光热线:0572-12345
浙公网安备33050002000102号 浙ICP备05051884号 网站标识码:3305000015 技术支持:湖州市数据局 技术支持:0572-2398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