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矿山修复)
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
2024年,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勇当落实重大战略的“先遣队”、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服务员”、建设美丽湖州的“主力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为加力推进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省域先行、加快打造“六个新湖州”、高质量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这一年,坚持规划引领,市、县、乡镇级总规均获批,绘就空间发展新蓝图;
这一年,坚持高效保障,优化要素配置,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这一年,坚持量质并举,加强耕地和森林资源保护,打开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这一年,坚持先行先试,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建设,打造改革赋能新样板;
这一年,坚持标本兼治,强化权益维护、地灾防治和森林防火,筑牢民生幸福新屏障;
这一年,坚持红色领航,打造“自然美”党建品牌,展现勤廉并重新风貌。
蓝图 一绘到底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和治理,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随着我国首部“多规合一”的国家级国土空间规划持续深化落实,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推动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引导国土空间布局更加有序。2024年,市、县、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均获批。各区县“通则式”村庄规划(管理规定)均已完成,为深化“千万工程”提供有力支撑。
主动服务一体化发展。深度参与长三角、上海大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及环太湖科技创新圈区域规划编制,为全市域全方位主动链接上海大都市圈,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西翼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重点片区规划支撑。完成《“青绿游廊”滨河步道整体方案》《德清国际地信城城市设计》,深化南太湖未来城、凤凰西区、南浔高铁片区等重点区块设计研究,加强城乡风貌形态管控,提升市县中心城区品质。
加强工程规划审批管理。联合市建设局发布《进一步提升住宅建筑品质设计规定》,引导湖州住宅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升级。
安全 屏障稳固
自然资源是生存之基、发展之要、民生之本、生态之依。过去的一年里,我市坚持标本兼治,统筹做好权益维护、地灾防治等工作,有效筑牢自然资源领域安全防线。
强化权益维护。推进土地征收、信息公开、不动产登记领域以案治本专项行动。提升不动产登记增值化服务,实现组合贷款类型等“带押过户”985件,减少群众、企业过桥资金17亿元。建立“跨省通办”专窗,实现高频事项长三角区域不动产登记一体化“跨省通办。推广新购商品房转移登记“单方申请”改革,已为万余户业主节省代办费超300万元。
强化地灾防治。常态化开展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新建11处地灾监测点,全面完成监测设备维护的“拔钉除患”任务。梅汛台风期间,组织全体“驻县进乡”地质队员和群测群防员坚守一线。全市连续17年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
强化森林防火。全面普及森林消防知识,加强森林防灭火应急演练。整合基层力量,配合森防指加强乡镇森林防灭火工作规范化建设。湖州连续多年森林火灾处于历史低位,森林防火成效居全省前列。
保障 靠前发力
稳定经济大盘,要素保障须靠前发力。
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精准承接省“8+4”经济政策体系,出台加强要素保障19条政策措施。开展“百大”项目用地报批集中攻坚专项行动,创新全产业链服务保障模式,促进用地审批提质增效。
全力争取指标。全市取得新增建设用地2.5万亩,保障933个重大产业和重点民生基础设施项目落地。全市10个交通能源水利项目共3565亩纳入全省百大项目用地报批攻坚服务清单,全部完成审批。
一年来,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以要素保障之“进”,助力发展大局之“稳”。
全市供应土地3.19万亩,为311个工业项目保障用地1.2万亩;规范住宅用地供应管理,合理安排供应总量、结构、布局和时序,稳定市场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审批使用林地项目860个,面积7909.05亩,完成林地占补平衡入库2.84万亩;完成矿产资源保障5000万吨。
改革 蹄疾步稳
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勇立潮头,以改革为笔,涉险滩而不惧,破坚冰而前行,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高质量转化、勇当绿色低碳发展探路者。
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交出“湖州答卷”——召开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推进会,印发实施方案,出台十条政策指导意见,加快推进试点工作。全市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89万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23万亩;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0.87万亩;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累计成交宗数、面积和金额均列全省第一;安吉县入选自然资源部2024年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典型示范案例。
土地综合整治形成“湖州示范”——推动25个在建项目实施、新获省政府批准并启动实施21个,累计完成投资80.23亿元;3个项目获评省级精品工程(累计12个,全省第三);南浔区入选全省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共同富裕基本单元建设首批试点地区;我市连续6年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地信+产业贡献“湖州案例”——编制发布《湖州市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全年引进“地信+”项目44个,人才创业项目16个。服务莫干山地信实验室、地磁大科学装置研究院等高能级科创平台,带动产业整体提档升级。联合国地信周成功举办,得到国内外各方高度关注。推动世界各国国家级地信协会等机构在国际地信城设立办事处,打造“世界地信之家”,国际化服务水平和能力持续提升。
林业+共富打造“湖州模式”——做大做强竹木制造、花卉苗木、林下经济等产业,培育国家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6家、省级42家。加快推动国家竹产业研究院建设,推进“以竹代塑”。安吉县入选全省林业共富试点县。
生态 底色鲜亮
以绿色为底色,答好生态文明的“民生答卷”。
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坚持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严守耕地红线。全面启动“多田套合”农用地布局优化行动,持续推进永农集中连片整治,建成10万亩,27个项目入选全省“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省级优秀项目名单,其中17个项目获评第一等次,数量全省居首。全市多田套合率由74%提升至85%,加快打造耕地—永农(高标准农田)—粮功区层层套合的金字塔型耕地保护新格局。
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全面深化林长制,共同签署《环太湖六市联合林长制联席会议轮值制度》,制定《湖州市林长履职工作规范》。推进安吉县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全国试点,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确保了湿地面积与功能稳定。2024年度,全市林业生产总值828.86亿元,居全省第二。
推进生态治理修复。实施国土绿化9823亩,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3.38万亩。创建省级智能化绿色矿山示范区,推进所有在采矿山数字化建设,率先建成智能化绿色矿山7家。湖州新开元青山石矿入选全国首批生产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全省唯一。
严格督察执法。推进历年自然资源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善“全链条”执法监管十六条措施,严格落实占用耕地问题“三倒查”机制。强化临时用地、涉矿工程、乡村旅游用地等的管理,坚决守住自然资源保护底线。
党建 强筋壮骨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这一年,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坚持红色领航,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展现勤廉并重新风貌。
打造“自然美”党建品牌。在全市系统开展“自然美”党建品牌打造工作,精心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党建工作品牌,示范带动全市系统党建工作呈现全员给力“自然美”、全程竞奔“自然美”、全面提升“自然美”、全域出彩“自然美”。
抓实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召开全市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召开行业协会(学会)座谈会,加强行业自律。
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印发全局三支队伍实施意见,努力营造齐抓共管的良好生态。率先组建乡村振兴自然资源政策宣讲团,实现镇街宣讲全覆盖。在每个区县开展“身边的榜样”学习宣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见贤思齐、实干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