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人民法院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长兴执行悬赏”应用正式上线。该款应用以“淘一淘,有赏”为宣传标语,通过扫码登录,或者微信小程序搜索“长兴执行悬赏”,即可登录搜索被悬赏人相关信息,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长兴法院自主开发的‘长兴执行悬赏’应用,以‘网格化+大数据’为引擎,将执行悬赏信息在手机微信端全面公开,随时举报,立即排查,发动全民力量让失信‘老赖’无处藏身。”长兴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余有国介绍。
据悉,该款“长兴执行悬赏”应用有别于其他悬赏应用,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实现网格化执行悬赏,将悬赏信息归集到被悬赏人户籍地所在镇村(社区)进行梳理划分,让认识失信被执行人的人和了解失信被执行人情况的人都能看到悬赏信息,针对性更强、举报实效更高;二是拒执行为线索作为悬赏内容,首次将被悬赏人有或曾经有过财产而不履行、有高消费等不当行为而不履行义务的拒执行为线索纳入悬赏范围,悬赏范围扩大、打击力度更大。
此外,长兴法院还配套制定了执行悬赏机制和布控备勤实施办法,组建一支由承办法官、司法警察及特勤组成的专业化备勤团队,实行“7*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全天候保障常规线索48小时内回馈、紧急线索半小时内出警查证。执行悬赏金标准由申请人自愿决定,上不封顶,针对群众举报线索经法院查证属实后,直接通过小程序予以相应比例奖励。
“该应用一旦推广起来,将会对失信被执行人生活地、工作地形成一种社会监督,倒逼‘老赖’主动履行,从而形成全社会参与的执行工作大格局。”执行局负责人卢峰介绍。
“没想到在‘长兴执行悬赏’应用上挂了一周,法官就电话回复我说排查到了相关财产线索。”前期试运行时,申请人何某拿着刚执行到位的2万余元现金连声说谢。经执行法官口述,该案件线索由一名财务提供,前几日在“长兴执行悬赏”应用上看到了被悬赏人信息,就想到了上个月曾在他那里领取过3万元款项,便在小程序上进行线索登记。“我们在后台管理平台一接到相关举报线索,便立即开展信息核实,经调查取证,成功冻结失信被执行人2万余元,这种高效、便民的执行效果便是这款应用发挥出的独特价值。”执行法官李成毅说。
试运行期间,“长兴执行悬赏”应用发布悬赏信息700条,赏金高达8万元,其中,收到群众举报38条,执行到位资金60万元,悬赏到位金额4.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