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索引号:   E95417299-1/2025-00045 成文日期:   2025-02-2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湖州市人民政府
湖州市人民政府2024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25-02-20 09:19: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格式》规定编制本报告。本报告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为20241月1日至202412月31日,本报告的电子版可在湖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huzhou.gov.cn/col/col1229247633/index.html)政务公开栏目查阅。如对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湖州市人民政府联系(地址:湖州市吴兴区仁皇山路666号,邮编:313000,电话:0572-3399059)。

一、总体情况

2024年,湖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新时代政务公开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决策部署,制度规范进一步健全、方式渠道进一步优化、公开质效进一步提高。

主动公开情况。夯实政府门户网站作为信息公开主平台作用,累计公开各类政府信息3.5万余条,制作并公开政府公报12期,累计发放政府公报22800册。切实提升政策文件解读质量累计公开发布各类形式的政策解读796件,其中文字解读427、图文解读162件、视频解读105件、负责人解读40件,媒体解读62件。根据《湖州市“政务公开在浙里‘32’条进民企”活动方案》,线上组织政在问视频直播解读14次,最高单次直播在线人数达200+,累计观看直播人数达403线下组织开展政策服务对接会9参与企业达1000余家,全市累计开展政策宣传活动400余场次,咨询服务近2000人次

(二)依申请公开情况。有法有度办理依申请公开案件对企业群众在土地征收、拆迁安置等领域的信息公开诉求,及时、准确办理持续深化政务公开府院联席会议机制,畅通业务沟通渠道。全市累计办理依申请公开类案件2800件,未发生被行政复议纠错和行政诉讼败诉情形,企业群众对政府信息公开获得感、满意度逐步提升。

(三)政府信息管理情况。联合市委网信办、数据局加强安全风险监测,有效识别敏感信息并及时采取清理措施。常态化开展政务舆情风险排查22次,累计“撤、改、删”问题信息1200余条。坚持全面、审慎原则,统筹全市门户网站历史信息清理工作,围绕已完成的阶段性工作、过期的通知公告及工作动态等13个方面对网站栏目进行全量排查清理,全市历史信息清理共计410208条。

(四)平台建设情况。围绕“省民营经济32条”和“8+4”经济政策体系,搭建“政务公开在浙里‘32条’进民企”“聚焦‘8+4’政策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专栏,将相关政策集中归集,专题推送,努力构建“一级政府一个政策集中发布窗口”的格局。坚持谁主办谁负责原则组织各区县、市级部门开展2轮全量排查,全面摸清本地、本部门所辖的政务新媒体账号,对账号进行关停整合,进一步提高政务新媒体管理运营质量

(五)监督保障情况。以政务公开重点工作作为逻辑框架,探索开发了湖州市政务公开无感监测系统,开展日常巡查监测,及时发现风险隐患,推动问题整改落实,实现“一网统管”,11月初,全面上线运行。通过意见箱、微信公众号听取社会公众对信息公开工作意见,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全年未因政务公开工作进行责任追究。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信息内容

本年制发件数

本年废止件数

现行有效件数

规章

1

0

2

规范性文件

11

36

112

第二十条第(五)项

信息内容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许可

1263673

第二十条第(六)项

信息内容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处罚

1985295

行政强制

59958

第二十条第(八)项

信息内容

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行政事业性收费

121507.1143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申请人情况

自然人

法人或其他组织

总计

商业企业

科研机构

社会公益组织

法律服务机构

其他

一、本年度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2275

53

2

2

14

20

2366

二、上年度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222

5

2

2

0

0

231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一)予以公开

1103

9

4

4

7

18

1145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244

11

0

0

2

1

258

(三)不予公开

1.属于国家秘密

0

0

0

0

0

0

0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1

0

0

0

0

0

1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0

0

0

0

0

0

0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18

0

0

0

0

0

18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30

0

0

0

0

0

30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9

2

0

0

0

0

11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20

0

0

0

0

0

20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12

0

0

0

0

0

12

(四)无法提供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713

17

0

0

3

1

734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32

0

0

0

0

0

32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1

0

0

0

0

0

1

(五)不予处理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16

0

0

0

0

0

16

2.重复申请

26

0

0

0

0

0

26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0

0

0

0

0

0

0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0

0

0

0

0

0

0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0

0

0

0

0

0

0

(六)其他处理

1.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0

0

0

0

0

0

0

2.申请人逾期未按收费通知要求缴纳费用、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0

0

0

0

0

0

0

3.其他

151

4

0

0

2

0

157

(七)总计

2376

43

4

4

14

20

2461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121

15

0

0

0

0

136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复议后起诉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71

16

27

99

213

17

2

3

22

44

12

0

1

22

35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政务公开队伍不够稳定。不少部门和单位人员存在“变更频繁”的问题,今年以来已经有超过5家单位变更过政务公开工作人员,个别单位甚至存在多次变更,人员队伍不稳定造成业务能力参差不齐;二是政策解读能力有待加强。各部门及各单位的工作人员对政策解读的目的了解不深入,对政策解读的方法掌握不到位,导致目前公布的部分政策解读质量不高;三是区域发展水平不够均衡。部分市级部门因人员调动频繁、业务工作不熟悉,导致本部门信息未及时规范公开。部分区县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视性不够,工作基础仍需优化提升

(二)下一步措施。一是坚持需求导向,提升政务公开准确率。加强公开前的实质性审查,科学确定公开时的方式范围,综合考虑公开信息的性质、受众、影响等因素,划分主动公开、适当公开、依申请公开和不公开四大类,对拟公开信息进行分类,避免公开盲目性、随意性和扩大化,完善公开后的规范管理,加强对公开信息的日常监管,定期清理并动态更新。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提升政务公开触达率。做强政务公开主阵地建设,精准编制主动公开事项目录,规范编制发布权责清单。做优政务公开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湖州市政务公开无感监测系统,切实提升政务公开的准确率。做实政务新媒体账号管理。开展政务新媒体整合提升工作,确保政务新媒体账号及稿件全量纳入全省政务新媒体管理平台。三是坚持服务导向,提升政务公开转化率。创新推出政务公开“八进”实施方案,统筹一批公开应用场景,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政策推送颗粒度更细、触达率更高,确保政策高效直达需求主体。加大对行政规范性文件、重要政策的解读力度,实现权威发布、精准回应、利企便民。坚持政务公开的公共属性和为民属性,持续推动依申请公开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依据《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管理办法》规定,本年度本机关收取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