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市储能装机23.8万千瓦,完成年度目标的125%
“这个储能电站能在谷时蓄电、峰时放电,1天可以循环2次。”近日,在菱湖50MW/100MWh电网侧储能示范项目现场,负责人辛文指着大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存储数据告诉记者,去年项目建成后,年充放电量达到了6180千瓦时,可以满足近2万户居民1年的生活用电需求。
储能电站被称为超大号的“充电宝”,其作用在于平衡电网负荷,提高电网的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和灵活性。南浔区发展和改革局能源资源科科长刘文韬表示,该项目总投资达3.05亿元,不仅可接入附近的可再生能源项目,还对我市能源结构的绿色低碳转型及“双碳”目标实施起到了关键作用。“预计每年可提高清洁能源消纳1亿千瓦时,减少全市碳排放5万吨。”刘文韬说。
近年来,我市全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通过“抓项目、促转型、保安全”的全方位推进,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能源支撑。在此过程中,我市先后制定了《湖州市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工程2024年实施计划》《湖州市能源领域设备更新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对能耗“双控”、项目审批、煤炭控制、能源项目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和管理。同时,实施能耗“双控”3年攻坚行动,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单位GDP能耗降低5.9%,去年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下降12.7%,均位居全省第3位。
GDP能耗下降背后,离不开一批清洁能源的陆续上马。通过出台光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实施分布式光伏并网“百日行动”等,菱湖大规模储能、华能独立储能等项目建成并网。据统计,去年1至12月全市新增光伏装机137.86万千瓦,完成年度目标的179%;全市储能装机23.8万千瓦,完成年度目标的125%。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我市腾出用能空间45万吨标煤,提前完成3年100万吨标煤目标。“这与我市大力实施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技改等措施息息相关。”市发展改革委介绍,目前我市正紧抓“两重”“两新”政策红利,积极谋划储备一批节能降碳、可再生能源发展等能源发展重点项目,重点推进安吉梅溪9H燃机、天子湖115MW光伏电站等省重点能源项目建设,持续推进一批光、储、充等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全力助推我市绿色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