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公用事业管理中心(湖州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2025-04-10
04:44
信息来源:事业登记系统
字体:【大
中
小】
单位名称 | 湖州市公用事业管理中心(湖州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王剑 |
住所 | 湖州市莲花庄路108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1040.11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853.12 | 期末数(万元) | 1040.11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拟订市政公用、园林绿化行业技术标准;承担市政道路、桥梁、排水设施、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古树名木、城市照明亮化等管理养护工作;承担节约用水管理事务性工作;承担部分市政公用、园林绿化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等工作;参与排涝、抗台、雨雪冰冻等应急抢险组织协调工作。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500782942157L | 举办单位 | 湖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筑牢防汛防台安全底线。系统完善中心“1+3”防汛指挥体系,防汛指挥组下设3个小组,统筹协调组负责处理上级指令、信息舆情,与其他单位联络协同;现场调度组负责现场人员调度、内河水位控制、积水情况综合研判处理;平台管控组负责智慧应急防汛平台报警信息反馈,视频监控巡查等。为保障平台数据采集、传输及远程控制等功能,完成泵站智能化和电源改造,筑牢汛期安全防线。提前部署应急排涝措施,以13号“贝碧嘉”台风为例,市政排水出动应急值守52人,车辆12台;中心城区25座泵站开启预排预降,停止中心城区小市河、白漾港补水,并实时开闸降低水位,7台应急抢险排涝泵车提前布置到太湖路等易涝点等候,视积水情况开启强排,确保城市道路不积水。(二)桥梁监测守护出行安全。对辖区内190座桥梁开展常规“体检”,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桥梁运行稳定,无明显安全隐患;并根据专家分析点评意见,制定专项维修计划和任务清单。对南太湖大桥开展特殊检,开锚观察钢绞线锈蚀和渗水情况,为下一步维护提供实践依据和技术支持。同时,建立监测平台,将碧浪大桥、茅安前大桥、日月大桥、浮玉大桥、三环东路立交共五座特殊结构桥梁纳入了监测范围,对关键部件和整体结构进行实时监测,建立预警响应机制,为桥梁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三)绿化亮化排除安全隐患。绿化方面,开展城市道路设施安全隐患自查工作,完成太湖路、东街、苕溪西路等道路共45个节点的灌木修剪压低及草坪整改工作,针对遮挡交通信号灯、指示牌等,集中修剪路口树木57处;亮化方面,强化灯杆防漏电措施,升级防水漏电空开934套,橡胶防水接头2239套。同时,规范城市灯光秀应用管理体系,完善城市灯光秀智能化系统安全监管,限制外部网络接入准入,保障系统稳定运行,有效加强灯光秀效果及内容实时监管效力。(四)扩容提质道路系统设施。针对德清路(青太路-金田路)道路起伏问题,抢抓暑期有利作业条件,开展德清路集中修缮,累计完成路基注浆加固5800平方,沥青路面线形调整14000平方,人行道修缮3000平方。启动地毯式排查,借助探地雷达检测对德清路等道路开展“B超”检查,精准辨别薄弱点位,修复辖内道路共13.2公里。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为契机,有序推进红旗路等地下通道最后一批老旧扶梯更新,实现了地下通道20台扶梯的全面更新。(五)打造城市家具示范样板。立足湖州实际并充分借鉴杭州、无锡等先进地区经验做法,高点定位、统筹编制《湖州市城市家具设置导则》,以“系统性+地域性”的视角为城市家具增量建设和存量更新建立实施标准。同时,开展全市城市家具工作巡查整治,累计巡查2000余次,处置各类问题6000个,基本实现重要显性问题即查即改、小微问题动态清零。完成8条不同类型的城市家具示范路建设。(六)公园有机更新升级。重点完成四中白鱼潭校区门口改造和天杏园古银杏口袋公园改造(四中白鱼潭校区门口通过提升学校周边接送环境,打造安全公共空间;白果树街银杏公园通过完善古树保护复壮措施及配套休闲设施,方便市民亲近自然、观赏古树)。完成仁皇山路与青铜路南北两个街角口袋公园亮化提升改造。实施莲花庄古建修缮和部分水域提升工程,对青弁居等10处建筑物实施木构件更换、防水处理、屋面整修等内容,消除建筑物安全隐患,充分做到修旧如旧,确保公园资源延续性和水体水质稳定。(七)做好雨水管网及闸门泵站常态化管理。抓好仁皇山片区及老城片区雨水管网定期巡查,提升改造老旧泵站、闸门27座,疏通管道约2.3万米,维修雨水支管1254米,确保城市排涝系统安全运行。扎实推进小市河及白漾港水生态维护修复,加强水生动植物群落补植补投,河道水质稳定保持在Ⅳ类以上,治理成效显著。牵头开展中心城区白鱼潭路、三环北路等“海绵化”改造,统筹实施排水治理、雨水箅子升级、暗沟改造等工作。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待提高。一方面,在服务群众时还需进一步展现出更加热情和专业的态度,从而增强群众的信任感;另一方面,加强业务培训,确保工作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最新的服务技能,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美化城市家具绘就品质之城。宣贯推广《城市家具设置导则》,在全市层面进一步明确城市家具系统分类、规划布局、设计方法和实施要求等;总结试点经验,将城市家具纳入日常建设、养护、管理工作中。(二)提升防汛排涝应急处置能力。通过增设局部排水泵站、管网检测疏通、泄洪渠检修等,提升湖州城区排涝系统综合能力;调整优化排水防涝平台功能,进一步提升排水管网建设运营智慧化、排水业务管理精细化、决策调度科学化等方面能力。(三)筑牢城市道桥通行安全根基。集中维修2024年桥梁检测中发现的病害问题;结合城市发展及市民诉求对部分社区周边道路进行改造提升;对中心城区公交站台进行标准化改造。(四)拓展丰富城市绿地功能内涵。通过更换沿河绿地护栏、贯通非机动车步道、增添游憩廊架等措施,提升菜花泾滨水绿地景观;以城市公共绿地为依托,深掘城市边角绿地;修缮城区部分公园,提升园内景观品质。(五)维护亮化设施提升照明品质。加快推进老城区道路及低洼区域路灯防漏电措施升级,安装一体式专用防水橡胶接头、漏电空开,井内做重复接地等措施,保障漏电情况及时切断电路。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6月11日,更换到期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