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登记管理  >  年度报告
湖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湖州市经济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25-04-10 04:45 信息来源:事业登记系统 字体:【
单位名称湖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湖州市经济信息中心)法定代表人李红伟
住所  湖州市德清路8号
开办资金(万元)2855.23经费来源财政适当补助
年初数(万元)3400.45期末数(万元)3448.01
宗旨和业务范围委托承办课题研究,规划咨询、评估,项目咨询、评估,经济信息运行管理、监测分析等。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500E95417280U举办单位湖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设区域研究室、能源低碳研究室、政策研究室(智库建设室)、社会研究室、产业研究室、基础项目室、社会事业室、办公室8个内设处室,在湖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聚焦抢抓机遇谋发展良策。深入低空经济发力点调查研究,形成培育低空经济新赛道等4篇研究报告,为全市低空经济发展提供策略分析和决策支持。研究放大沪苏湖高铁枢纽效应、下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先手棋”对策等决策咨询4期,报送《湖州政务》两篇,获市领导批示3人次。4项课题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立项。(二)聚焦提质增效谋实现路径。开展构建三一集团为龙头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长合区打造长三角绿色低碳发展重要窗口等委托课题研究14项,谋深谋实举措抓手。聚焦项目招引谋政策供给。深入课题带规划,规划带项目的三位一体链式研究,把握算力产业发展内涵,研究提出对策建议,编制数智新城发展规划和算力中心选址方案,编制西塞东坡产业策划等方案,明确产业方向和政策保障,助力项目招引落地。(三)全力服务委内中心工作。参与服务业发展、民营经济改革、产业平台提升等调查研究工作,完成金西翼发展规划、市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规划、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决定等方案5项。组织召开项目节能报告评审会6次,撰写节能评审报告20篇。时刻关注全委中心工作,主动对接服务重点处室,加强协调联动,深化研究内容,创新合作模式,着力形成业务联动、相互支撑和资源共享的工作格局,通过研究谋划助力发改工作出更多成绩、更好成绩,当好“幕后英雄”。(四)主动靠前助力政策争取。助力我市抢抓政策机遇,服务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向上对接沟通,专业化做好试点示范申报方案编制工作。完成市临港产业规划大纲评审和初稿编制,完成市“亩均论英雄”改革发展报告、吴兴区大规模设备更新、新区科创投集团行动计划、长兴新型绿色动力园区总体规划、安吉县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试点县等研究、规划15项,精准服务发展之需,提出具体实际、务实精准的解决方案。(五)持续完善各项运营机制。坚持向外看、向外学,深化同省发规院、嘉兴发规院、常州经济信息中心、上海社科院、上海流通经济研究所等相关机构保持深度交流合作,积极参与省新发展格局、社会建设研究等智库联盟,提高报告站位和研究质量。鼓励年轻干部参加各类学习培训活动,采取专题研讨、集中辅导等举措开展学习教育,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实践。持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打造“责、权、利”清晰对等的质量管控体系。(六)塑品牌——业务总量走在前列。聚力以提升研究能力应对市场业务不确定性,积极拓展国资国企、文化产业、人口政策等领域“十五五”业务,全年共完成咨询报告138项,其中课题研究49项、规划方案28项,项目咨询53项,合同总额、到账收入稳步增长,继续走在地市发规院前列,持续擦亮地方新型智库品牌。(七)创精品——成果创优再上台阶。扎实调研、深入思考,持续产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西翼行动方案、市临港产业发展规划等高质量重大规划方案。坚持市场业务与智库研究并重,1篇课题获省领导批示,6篇课题获得市领导批示。智库定向课题获年度重点优秀课题,3项课题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立项。(八)强能力——团队建设焕发新貌。选派7人赴委综合处、民营局、轨道交通管理中心挂职锻炼,支撑服务委中心工作;2人赴市委改革办工作专班、吴兴发改挂职锻炼,培养年轻干部。优化院内“6+1”业务布局,强化政策研究、产业研究、资源研究能力建设,创新工作联动机制,提升服务支撑力。深化“穿透式”研究,举办主题沙龙12次,推动形成“深学习、实调研、强争先、抓落实”工作格局。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2024年,尽管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伴随行业竞合态势日趋激烈,本院在运行机制、管理思维、激励体系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愈发凸显,尤其是专业人才培育滞后于机构发展速度,面临青黄不接的结构性挑战;具体体现为智库效能与战略支撑作用尚未充分释放;服务区域治理的效能与深度有待提升;研究项目的创新性、分析的前瞻性及转化价值仍需突破;团队知识更新、要素统筹能力、市场攻坚能力亟待强化。
四、下一步打算(一)是打响智库品牌。对国家、省发展战略、政策措施进行深入研究,提出贯彻落实、抢抓政策机遇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一批分析透彻、见解深刻的精品研究成果,不定期报送政策解读、分析报告,为全市发展改革工作贡献智库力量。办好《决策咨询》,按照年刊发10期左右节奏,以市领导喜欢阅读、愿意批示、推动工作为目标,提升自主研究水平,打造标志性品牌。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提出科学化、合理化、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全年完成课题研究30项以上。(二)是提升服务能力。持续深化与委内处室单位联动,以课题研究、发展规划、行动方案等为重点,围绕经济研究、有效投资、共同富裕、绿色转型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和支撑能力,深度融入全市发展改革中心工作。提升规划咨询创新性、引领性和操作性,牢牢占据全市规划业务领域制高点。提升工程咨询服务能力,发挥总体谋划、标准引领、投资效率专业优势,形成项目策划、项目申报、可行性研究、项目后评价等综合咨询能力。从侧重市场拓展向紧贴时代大势转变,加强数字化改革、共同富裕、城市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人员配置和服务支撑能力,打造特色领域,多出精品规划方案。(三)是打造一流团队。常态化举办“智库讲堂”“主题沙龙”,提升调查研究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提升调查研究成果转化率,推动干部职工的能力素质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进一步完善内部业务科室专业化分工,鼓励研究人员形成研究专长,打造各具特色的科室核心业务。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拓宽研究人员的理念视野。坚持开放办院,借力各方优势,加强与专业机构合作,参加省内外共同富裕、新发展格局等智库联盟,加强信息共享,集聚众智协同研究,提升研究水平。(四)是提升管理水平。与先进机构开展对标,严控业务成果质量,探索重要节点、流程把控、成果审核、成果评优为重点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完善业绩考核和绩效分配办法,树立以奋斗创新者为本的鲜明导向。加大智库品牌宣传推广力度,强化后勤保障支撑,健全信息共享、质量管理等工作制度,推进数字智库建设。坚持“党建+智库”理念,构建党建、创新、价值、品牌“四位一体”的智库文化体系,实施提标创建,争创市级以上荣誉。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工程咨询单位乙级资信证书》有效期至2026年4月20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