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湖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湖州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5-04-10
16:46
信息来源:事业登记系统
字体:【大
中
小】
单位名称 | 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湖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湖州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顾春健 |
住所 | 湖州市东街2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30807.99 | 经费来源 | 差额拨款 |
年初数(万元) | 30807.99 | 期末数(万元) | 29713.55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妇女儿童身体健康提供保健服务。妇幼医疗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妇幼保健培训、咨询,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及相关卫生服务,病残儿和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医学鉴定,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50047117172XQ | 举办单位 | 湖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设党政综合办公室、组织人事科、党建工作办公室(宣传统战科)、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质量管理科(运营发展部)、科教科、妇幼保健部、财务科、审计科、医保办公室(物价科)、院感管理科、公共卫生科(健康教育科)、采供科、信息科、医学工程科、保卫后勤科、纪检监察室等19个内设处室,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指导和市卫生健康委的正确领导下,开展“开源创新攻坚年”“质量安全提升年”两个主题,始终坚持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以建设全市域妇幼健康联合体为总抓手,积极推进生育友好社会建设,助力打造全国综合医改先行地、市域卫生健康现代化样板地和健康中国示范地。国家卫健委公布的2023年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结果我院继续保持在A++行列。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提能级、优服务,高质量妇幼健康服务迈出新步伐。一是辖区管理更高效。创新启动吴兴区孕产妇市区联合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与吴兴区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立健康服务网格,指导高危孕产妇管理、优生优育,严格落实辖区管理职能。目前管理吴兴区孕产妇6015人,其中高危妊娠4045人,高危妊娠率67.25%。持续加强优生优育咨询、婚姻家庭辅导、优生两免检查、孕前风险评估等“一站式”服务,指导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实施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九免”服务。强化妊娠风险筛查评估和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1-11月全市上报高危妊娠合计16194人,高危妊娠率72.30%。危重孕产妇收治130例,收治率1.12%,成功率100%;危重新生儿收治664例,收治率29.43%,成功率99.40%。开展妇幼健联体联合质控,检查成员单位32家,检查278人次,演练20场,结果将予以通报并持续改进。二是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更健全。完成全国首家“生育未来-女性生育力保护”项目验收,有效降低流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女性的生殖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全国首创启动“流产关爱行动•爱之召回”项目,截止目前,成功召回65余人继续妊娠,助力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成为全省首家保育师、育婴员及婴幼儿发展引导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医疗机构,完成首批保育师认定工作。强化体重管理,开设糖尿病一日门诊、体重管理门诊,对孕期体重增长过快和孕前肥胖的孕妇开展专项营养干预治疗等,实现巨大儿发生率由4.37%下降至4.28%。增设夫妻一体化门诊、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专病特色门诊,推进卵母细胞冷冻或胚胎冷冻技术,今年实现浙北地区首例冷冻卵子复苏成功受孕并分娩零突破。成功对双胎妊娠中21-三体综合征胎儿予以减胎,填补了湖州地区双胎妊娠产前诊断技术及胎儿医学技术的空白,有效提高胎儿缺陷诊治能力。启动多元化规范陪护试点病房。成立盆底疾病与康复科,建成预防-康复-手术-康复的全链条亚专科建设,开展盆底四级手术198例,同比增长72.17%。CMI较去年同期增加0.303,同比增长4.19%。RW值≥2的住院患者数为826人次,同比增长30.70%。完成四级手术661台,较去年同期增加104台,同比增长22.18%。三是群众就医体验更满意。启动“双五百千万”春风送暖行动,新建成22个“1+1+N”党建联建机制,新建成35个“1+1+N”党建联建机制,派出健康专员35人,服务群众4500余人,为群众节约费用22.5万元。建立“暖在妇幼爱有农商”湖州市妇女儿童健康慈善基金,5年500万用于公益。截至11月底,已有137位患者受益。与市城市集团、市执法、属地街道等积极对接,新增白频洲停车场596个,动员职工院内车位让位于民,实现步行2分半钟范围内有1159个停车位。新增入托入幼高峰时段体检每周号源181个、周末妇科专家号300个,有效缓解群众就医难题。开出“健康直通车”120余次,服务群众达5000余人。成立空间管理委员会,谋划全院空间调整,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完成医保工作站建设,打通医保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启动“‘码’上反馈你呼我应”专题实践,及时妥善回应和解决问题40余个。截至12月份,12345政府阳光热线投诉在业务增长10%的基础上同比下降22%。多措并举成功创建湖州市首批儿童友好医院,助力擦亮“湖有善育”金名片。(二)增动力、深内涵,高水平学科人才取得新成效。一是做细医院运营管理。开展“即时激励”,创新实施《运营高质量发展奖励方案》等5项制度,截止目前,相关科室获季度卓越提升奖和月度实干争先奖112次,全面激发员工内生动力。制定《院内转介实施方案》,促进保健临床深度融合。以“无预算不采购”的目标,强化全面预算,促进医院精细化管理。建立24小时态势感知监测平台,实现全省地市级妇幼保健院首家出生医学证明签发人脸识别功能。创新启动年度“安全生产季”活动,开展全院安全隐患排查等“六个一”活动,落实即查即改,荣获省市两级消防宣传“五进”工作先进单位。二是建强学科专科建设。创成国家孕前保健特色专科(全省2家),实现国家级零的突破。荣获国家首批乳腺癌规范诊疗质控中心。产科纳入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库,创成省级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妇科、生殖健康与不孕不育纳入市级临床重点专科,新生儿科与儿外科入选湖州市临床重点扶持专科。成立浙江省妊娠期高血压与子痫前期筛查防控中心湖州市分中心。深化与沪杭名院名校名科合作,全力推进“名医湖州荟”工作,完成“院院合作”签约3家,“科科合作”签约3家,建立沪杭名医工作室14个。与湖州学院、哈工大机器人湖州国际创新研究院开展合作,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和科研转化。三是锻优人才队伍。聘任原上海市儿童医院副院长、上海市小儿外科主委吕志宝教授为医院名誉院长,助力国家儿童重症医学分中心建设。完善《引进博士待遇标准及发放细则事项》、修订《人才引进(培养)管理办法》等制度,完成博士招录3名。引进儿科、超声、麻醉等紧缺岗位人才6人。成建制引进医学美容团队5人。另有荣获国家、省市各类先进荣誉称号团队、个人百余个。(三)强引领、树品牌,高标准党建阵地展现新气象。一是党组织建设对标对表。每季开展支部标准化建设擂台赛,有21个支部获得优胜奖。开展5个支部委员会届中调整,书记均由科室负责人担任,推动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发展党员6名,预备党员转正6名,其中高知比例均为50%。二是特色品牌见行见效。推进市域同质化医育结合“盛爸说育儿”,养育照护活动开展2792余场,受益家庭近21636组,荣获全国首批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医育结合托育实践基地。打造“婷姐妇幼护理班车”品牌,目前已完成3497单上门服务,同比增长550%。国家、省市级以上媒体专栏报道50余次。创新推出抖音AI科普视频28个,创新直播进病房,开设“心系妇幼湖有善育”直播间,观看总人数超140万人次,同比增长56%。三是清廉医院建设走深走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专项治理,开展专题研究10余次,整改闭环问题14条。对标二十项行风管理核心制度,首创清医廉盾系统项目,实现全流程、全覆盖智慧化实时监管。开展正风肃纪55次,发现问题及风险隐患30个并落实相应防范措施。落实廉政谈话289人次、第一种形态8人次。今年,新生儿科获湖州市委授予的第二批清廉建设成绩突出单元。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辖区管理待加强。区县妇幼保健机构辖区管理水平存在不平衡现象,吴兴南浔两区妇幼保健机构均挂靠在人民医院,辖区管理存在短板。同时,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占比不断攀升,基层卫生院在孕产期保健和新生儿救治等环节诊疗业务生疏,服务能力提升受限。(二)学科人才仍有短板。传统优势学科如产前诊断、妇科学等在国内的影响力不足,在省内的影响力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团队中缺少灵魂性人物。部分重点学科如生殖医学,学科带头人出现“青黄不接”的断档现象。临床医学博士、学科带头人等引进难度较大,麻醉医师、影像(超声)医师、心理医师等紧缺专业岗位的研究生招聘难。(三)服务能力仍有提升空间。在业务量增长的前提下,医院信访呈下降趋势,但患者对医院环境、医务人员服务态度、诊疗流程、就诊秩序等还存在不满意的情况,服务能力和质量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四)外部环境形势严峻。近年来生育力整体下降,预计2025年下半年分娩量同比下降16%;沪苏湖高铁试运行、浙大儿院莫干山院区正式启用以及安徽广德医保政策调整等外部因素影响,致使外部患者流入人数大幅减少,严重影响医院业务量。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推动医疗服务能级稳步提升。一是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深化妇幼健联体建设,迭代升级吴兴区孕产妇网格化服务管理。推进爱之召回项目形成“湖州模式”;积极推进保育师、育婴员及婴幼儿发展引导员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工作。二是集中精力发展学科专科。持续大部制改革,进一步谋划打造湖州市儿童医院、湖州市生殖医学中心两个“院中院”;健全妊高症等专病门诊,打造“筛防诊治康”乳腺一体化门诊,推进胎儿医学、现代化产房建设。三是不断拓展妇幼健康服务链条。(二)实现医院运营管理升级赋能。一是健全院-部-科三级管理体系,加强三合理检查。二是创新激励机制,推进重点医疗指标、质量指标稳中向好,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安全。三是实现信息赋能。完善清医廉盾系统项目建设;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强化内控意识,完善固定资产采购审批管理。(三)助力湖有善育名片持续擦亮。一是加快推进医院新建项目建设。在市卫健委领导下,多渠道推进项目设计和招投标等相关工作。二是加速推进市首个“公办公营”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助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三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推进产科、B超、乳腺、生殖等硬件改造,推进院内精准转介,优化服务结构和流程,助力舒心就医。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08月06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换领。2024年03月06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变更。2024年3月,开办资金由23243.21万元变更为30807.99万元 |
相关资质认可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至2033年07月17日。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度共获院外先进35项;2024年度不存在诉讼情况。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