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湖州市机构编制研究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潘弘毅 |
住所 | 湖州市仁皇山路666号市行政中心2号楼5楼 |
开办资金(万元) | 11.97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10.56 | 期末数(万元) | 9.83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机构编制重大问题的研究;围绕机构编制重点工作开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的中长期研究;协助组织全市机构编制课题研讨、专题培训和学术交流工作;承担办机关行政运行等相关服务保障工作。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5005777310006 | 举办单位 | 中共湖州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中心在市委编办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研究服务中心根据办整体工作部署,精准实施课题攻关,全力破解难点问题,努力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本年度我中心我变更登记。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1.深化学思践悟,确保调研课题精准务实。对标对表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工作安排,聚焦主责主业,围绕机构编制工作中政策落实的难点、值得推广的亮点、亟待疏通的堵点、尚未触及的盲点,主动担当、系统集成、一体落实,确保调查研究选题精准、方向明确。充分利用好学习强国、浙里干部之家等平台,采取办内集中学、创新形式学、针对问题学、丰富载体学的“四学”模式,认真研习各类法律、法规、规范、文件等,切实把调查研究作为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切实为民造福的有效路径,不断强化大兴调查研究的政治自觉。2.聚焦重点难点,推进调研课题有序开展。根据省委编办通知要求,按照“区县同步自主申报—业务处室负责审核—办领导把关确认”的步骤,认真开展课题选题工作。经过区县编办和业务处室报题、室务会班子选题,全市共确定机构编制重点调研课题16个,省重点课题5个,其中涉及机构改革、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等前瞻性研究课题6个,涉及事业单位公益性评价结果运用、教育卫生等民生重点领域研究课题3个,涉及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机构编制资源统筹等对策性课题3个,涉及机构编制日常管理等基础性课题2个,其他类型课题2个,基本涵盖了机构编制改革管理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了实践导向、问题导向。为确保课题调研工作与机构编制总体任务目标同向同步,按照“调研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时效化”四化工作体系,形成重点课题任务清单,有力有序推进相关工作。3.坚持群策群力,形成调研课题工作合力。针对调研课题所解决的问题大多具有普遍性、联动性、试点性等特点,坚持机关带系统、系统带基层,不断强化市区县编办“一盘棋”思想。打破市区县及处室单位界限,将理论功底扎实、业务素质过硬、思维活跃的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及区县编办的业务骨干统筹编组,加大课题攻关力度,保证课题研究成效。同时,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建立督查推进机制,明确课题组主要任务及责任分工,力争做到求实、求深、求精。坚持结果导向,以转化落地、管用实用为原则,着力推动调研成果及时转化。全年共组织完成省、市机构编制研究课题18项,其中3项获得实践转化,另有5项转化为制度成果。4.加强规范管理,完善调研课题工作机制。依托“数治调研”管理平台,围绕调研课题的类型、主题内容、时间地点、负责人、实施推进情况以及成果形式等,建立调研课题项目管理机制。加强对调研课题的综合统筹、组织协调及备案,实现调研课题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提高机构编制课题研究工作质量水平,制定并印发了《湖州市机构编制课题研究管理办法》,构建了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申报、中期管理、评审及成果运用等流程的闭环管理体系,为持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升机构编制业务能力提供了制度保障。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是成果转化机制不够健全。在调查研究中以“调研成果向制度创新转化、制度创新向实践运用转化”的目标,但真正把调研成果上升为制度规定,落实到具体措施,体现到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中还不多。二是创新方式方法不够多。目前主要采用现场走访、问卷调查、访谈等常规调研方式,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例如大数据分析技术、网络调研等,提高调研效率和准确性还不够高。三是调研层次还不够深。调研过程中与基层人员的交流还不够,较少深入基层掌握一线情况,对实情掌握不够透,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闭门造车的现象。对此,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引起重视,在后续工作中进一步发挥好研究服务中心职能作用,提升研究服务能力水平。 |
四、下一步打算 | 1.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组织开展全市机构编制调查研究。组织区县编办、办业务处室开展省市2025年度机构编制重点调研课题、市委“大成集智”等调查研究。把握调研重点,选准调研课题,提高调研工作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贴近度”。2.健全完善调查课题项目管理机制。严格按照每项课题确定的时间节点,建立工作台账,定期组织开展“调研沙龙”、调研课题交流研讨会,及时通报调研进展情况。通过年中召开创新成果推进会、年底举办优秀调研成果评选会,确保按时按质形成调研成果。3.进一步提升机构编制工作服务建设水平。联合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组织开展机构编制法规政策宣讲、主动上门为部门提供业务咨询服务等活动,增强各部门党管机构编制的意识,提升机构编制办事效率。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