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联姻”解码“1+1>2”
吴兴区埭溪美妆小镇经过10年培育,已跻身全国三大化妆品产业集聚中心之一,去年总产值达109.18亿元,较上年增长27%,良好的发展势头吸引了远在河南省洛阳市的瀍河回族区。近日,瀍河回族区政府与吴兴区的化妆品产业(湖州)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产业联姻”。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今后将以“共建美丽经济生态圈”为目标,共享彼此资源,在科技成果转化、产品推广、招商引资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我们也在发力美妆产业,此次两地携手旨在互相学习借鉴、共同开拓市场,能避免同质化竞争,通过优势互补形成‘1+1>2’的聚合效应。”瀍河回族区表示。
特色主导产业的跨区域联姻是传统块状产业谋求转型的有益探索,对吴兴区来说,这样的“产业联姻”并非个例,除了美妆产业外,童装产业也迎来了“新女婿”。去年,素有“中国童鞋之乡”美誉的温岭市城北街道“相中”了织里的童装产业,经过考察和商洽,当地7家童鞋企业在织里童装城设立“温岭童鞋选品中心”。“这既是产品组合销售的新尝试,也是供应链、销售链的交流融合,期待未来能和吴兴形成更多合作。”城北街道发展服务办公室发展服务岗主任林杰介绍。
眼下,织里已携手云和、诸暨、温岭、望江、晋江牵头建立童装、童玩、童袜、童鞋、儿童泳装“五童”产业联盟,6地产业通过抱团发展,在嫁接设计资源、共享贸易渠道、品牌合作联名等方面深入合作,努力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要素流动加速的当下,产业竞争力不再取决于单一区域的资源禀赋,而在于能否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网络,越是特色产业越需要开放协作,越是块状经济越要追求创新突破。”市区域合作办长三角发展处处长潘丰华认为,通过跨区域产业联姻,能有效整合优化内外部资源配置,持续巩固产业竞争优势。
这种双向奔赴,不仅是政府的战略,更是企业的真实需求。吴兴区人社局介绍,4年前,该区与上海市长宁区携手,针对高端智能物流装备产业进行“人才共享”,并开通“长三角之心·湖州吴兴人才专线”,每周一至周五每日安排大巴车服务上海科研院所专家和物流装备技术职工,有效解决了多家企业科创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不高、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畅等堵点痛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