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州资讯  >  头条信息
我市“22条新政”促自然资源要素增量投放
发布时间:2025-05-28 09:14 信息来源:中国湖州门户网 字体:【

新增用地4061亩 供应土地7793亩

  申江集团(长兴)智造有限公司年产82万吨高性能金属板智能制造项目日前实现“拿地即开工”。项目负责人说,原本计划明年初才开工的项目,5月就进入施工状态,比预期快了大半年。“快”得益于自然资源要素的保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长兴分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科科长胡丕勇说,得知项目用地需求后,第一时间申请市级蓄水池用地指标,49亩地很快“到账”。
  坚持“集中资源办大事”“指标跟着好项目走”,今年1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同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关于强化资源要素“集成、创新、精准”助力高质量“开门红”、确保“全年红”的若干政策》,22条硬核新政“加码”自然资源要素增量投放。1至4月,全市已累计取得各类新增建设用地指标4061亩,供应土地7793亩。
  安吉县农科区鲁家村盈元家庭农场的农文旅二期项目,因用地指标难题曾一度停滞。新政明确“允许特定城镇建设用地在开发边界外布局”,在符合用地类型和规模管控的前提下,该项目成功获得指标支持,成为全市首个通过政策松绑落地的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原本以为农文旅用地突破无解,新政的精准适配让我们提前半年开工。”企业负责人朱仁元感慨道。
  向上争取指标,向下挖掘存量。保障项目顺利推进的同时,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还在创新上做文章,让寸土生寸金。全市首宗混合产业用地——南浔城区科创园单元CD-06-02-08B号地块前不久拍卖成交,将用于建设上海创新合作孵化园项目(人工智能科学谷),打造南浔区高层次人才和上市总部聚集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南浔分局表示,这是结合实际的新探索,这块地性质为一类工业用地、商务金融用地、商业用地,更多元地满足用地需求。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表示,政策集成效应下,全市通过预审联动、并联审批等机制,优化全流程服务。如重大项目用地预审平均时限压缩30%,政策集成效应下,要素保障从“被动审批”转向“主动供给”,为推动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