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州资讯  >  本地信息
湖州五地成省级中心镇
发布时间:2025-05-28 09:21 信息来源:中国湖州门户网 字体:【

  省级中心镇名单近日公布,我市共有5个镇成功入选,分别为吴兴区织里镇、南浔区练市镇、德清县新市镇、长兴县泗安镇、安吉县梅溪镇。
  “这5个镇凭借特色产业、生态优势与城乡融合实践,成为撬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支点。”市发展改革委表示。近年来,我市以中心镇建设为突破口,实施产业升级、生态赋能、服务优化、治理创新等系统性举措,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我市锚定“一镇一特色”发展路径,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力。其中,织里镇依托“中国国际童装之都”优势,加速童装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年销售额突破850亿元;同时培育半导体、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芯兴小镇跻身省级数字经济产业园,企业东尼电子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引领低碳发展。据统计,通过整合省级产业平台资源,推动智能装备、新材料等产业集群跨镇联动,去年5个镇规上工业总产值累计突破943亿元。
  生态价值转化是我市城乡融合的另一张“金名片”,通过统筹推进生态修复与文旅融合,我市积极探索生态与经济共赢路径。梅溪镇将废弃矿坑改造为日均接待超4000人次的网红咖啡馆,还建成了全省乡镇最大绿色光伏基地,探索出工业重镇生态转型的鲜活样本。泗安镇依托“中国花木之乡”品牌,推动苗木基地向高端化转型,形成“生态+农业+旅游”产业链,为长三角绿色发展提供实践样板。
  在公共服务和基层治理领域,我市以中心镇为枢纽,推动基础设施与治理效能“双提升”。新市镇投资近9亿元,围绕“三横三纵三高速”交通网络,畅通城乡“微循环”,彻底解决重型车辆穿镇难题。在治理层面,我市创新“全科网格”“城警一体”等模式,下沉执法力量至基层网格,实现从“管得住”向“管得好”跃升。
  此外,我市还强化中心镇辐射带动作用,探索“强镇带弱镇、多镇组团”协同机制。去年,全市城乡收入比缩小至1.53∶1,城乡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市发展改革委表示,当前我市正按照省级中心镇培育要求,围绕产业平台集聚、基础设施支撑、公共服务保障、生态环境承载“四个能力”的提升,打造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产业强劲、功能齐全、辐射能力强、带动效应好的共同富裕战略支点镇,为我市建强“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和缩小“三大差距”提供有力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