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南浔区练市布谷里举行了一场生态警务联盟宣防活动。活动现场,生态警长通过情景小短剧的形式与游客开展沉浸式互动。15名游客当场加入生态义警队伍,他们承诺:积极参与巡山、护水、守林等志愿活动,守护生态,守护未来。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市像这样的生态警务联盟宣防活动开展了92场。活动背后,是湖州“生态警长+生态义警+生态警务联盟”生态守护体系的持续发力。
在“生态警务”机制基础上,去年国庆期间,湖州迭代创新“生态警长+生态义警+生态警务联盟”生态守护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185名生态警长、4094名生态义警和100家联盟参与巡山护林、环境类矛盾调解、生态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携手共护“生态绿”。
一
“五一”假期首日,来自杭州的陈先生带着父母来安吉“深蓝计划”咖啡馆寻味慢时光。“在这么美的地方,品一杯咖啡,真的很惬意。”陈先生说。
人在景中游,警在身边守。“五一”假期,安吉梅溪派出所生态警长楼成涛每天带队在“深蓝计划”巡逻,提醒游客注意人身财产安全。他还与咖啡馆工作人员、生态义警建立微信群,有任何困难问题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并及时处置。
“深蓝计划”咖啡馆,坐落在湛蓝的天然湖水和冷冽的岩石之间,被人们称为“小冰岛”。“小冰岛”的前身——青山石矿厂可不似眼前这般的纯净和宁静。垃圾异地倾倒问题曾让村民忧心不已。但自从生态警长楼成涛把“移动办公室”搬到这里之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了吸引游客的流量密码。去年国庆假期,“深蓝计划”成为湖州首批生态警务联盟成员单位。在“深蓝计划”主理人程铄钦看来,保护生态,生态就会回馈你。据统计,今年“五一”假期,“深蓝计划”接待游客3.5万余人次。
吴兴长颈鹿庄园、德清江南瑶坞、长兴龙之梦动物园……一个个“网红”景区或打卡点持续火爆的背后,是一个个像楼成涛这样的“生态警长”在接续守护。
如今,全市2185名生态警长,已实现生态领域守护全覆盖。他们联动生态义警队伍,依托生态警务联盟,组织开展各类生态保护活动,涵盖全市主要景区和网红打卡点,辐射群众286万余人次。
二
清晨的南太湖畔,吴兴区织里镇伍浦村的生态义警宋松元,沿着河浜缓步前行。早起巡河,是69岁的宋松元每天雷打不动的安排。“伍浦是太湖边上的一个村子,自古以来都是靠水为生,这水就是我们的命脉。”宋松元是“四代治水人”,治水已成为宋家的家训。
太湖沿岸的村落水系纵横,过去偷排污水、非法捕捞屡禁不止。转变发生在2021年9月,浙苏两地成立织里乔溇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并招募熟悉地形的村民组成“溇港卫士”生态义警队,宋松元成了第一名生态义警。“五一”假期,织里公安分局在振兴夜市举行生态警务联盟宣防活动,宋松元作为“溇港卫士”生态义警队队长,也来到现场招募生态义警。
像“溇港卫士”这样的生态义警群防群治队伍,湖州现在有92支4094人。他们每天穿梭在“守青山、护绿水”的最前沿。
长兴县水口乡每年接待外地游客超500万人次。游客多了,不免会产生一些生态环境问题。每个水口人都明白,有好生态才会有好经济好生活。在生态警长沈建华的带领下,当地组建了由农家乐老板、茶农等组成的“游呇安”生态义警队,常到景区巡逻,守护这片绿水青山。
“渔都卫士”“苕溪卫士”“飞哥”……一支支生态义警队伍在生态警长的带领下,围绕盗伐林木、食品安全、非法狩猎、非法捕捞等重点领域,开展日常巡逻、隐患排查、线索上报。
三
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保护,提升全民生态保护意识,湖州持续擦亮“生态警务看湖州”品牌。
“生态警务联盟作为生态警务中的一项创新工作,选择具有品牌代表性和影响力,更有社会责任感、有意愿参与生态环境守护的商家单位参与到生态保护中,并带动热心生态公益的游客参与进来。”市公安局介绍,截至“五一”假期,生态警务联盟成员单位已达100家,共开展生态警务联盟宣防活动253场,现场招募生态义警1499名,辐射群众34.5万余人次。
南浔古镇景区“外滩5号·南浔粮仓”咖啡店作为首批生态警务联盟建设示范点,经常利用网红打卡点流量优势,开展生态警务宣防活动。“咖啡店的成功关键是古镇的秀美风景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是生态带来的经济价值。我们受益于生态,就想守护生态。”“外滩5号·南浔粮仓”咖啡店店长说。
生态警务联盟开展宣防活动,创新业态玩法,吸引流量。据统计,今年“五一”假期,全市A级景区、宾馆酒店、乡村旅游点和文博场馆累计接待全域游客54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8.6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15.7%,其中,南浔古镇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65万人次,同比增长55.66%。
“生态警长+生态义警+生态警务联盟”生态守护体系,探索出了一条全民参与、多元共治的生态治理新路径。当每一片水域都有人守望,每一寸土地都有人呵护,全民共同守护,交织成网,为绿水青山筑起了一道法治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