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州资讯  >  本地信息
山海协作架起“幸福桥”
我市社会救助资源配置模式变革经验向丽水复制推广
发布时间:2025-08-04 08:57 信息来源:湖州日报 字体:【

如何抱团共富,丽水市松阳县有了新“解法”。依托低收入农户“共富茶园”项目,松阳县不仅解决了当地30位村民的就业问题,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也有了大幅提高。“共富茶园”项目的背后,有着“湖州烙印”,因为这是湖州社会救助资源配置模式变革经验向丽水复制推广的一个缩影。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为推动社会救助成功经验和溢出资源在省内实现跨系统、跨区域、跨层级流动,今年湖州与丽水两地作为试点,联手开展低收入人口综合帮扶资源调度试点。在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通报的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第二批9项经验做法中,该案例成功入选,成为区域协作促进共同富裕的典型案例。

“湖州与丽水是山海协作的‘老搭档’,其核心是通过促进要素的充分流动打破区域发展不平衡现状,实现‘山海共富’。”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介绍,近年来我市打破传统救助模式局限,通过社会救助“扩围”改革,创新构建了低收入人口“六无六有”综合救助模式,实现救助资源配置最优化与社会效益最大化,救助视野从最初常住人口的4%扩大到现在的22%。今年3月起,湖州、丽水携手开展低收入人口综合帮扶资源调度试点,通过深化社会救助资源配置模式变革,为推动救助帮扶资源省域均等化进程探路。两地联手编制了《低收入群众“六无六有”救助帮扶服务规范》,为政策复制提供标准化、可操作的范本。同时,打破地域壁垒,建立干部互派和人才交流机制加强人才建设,打造由两地行业专家和业务骨干组成的涵盖项目全领域的专家智库,破解“闭门造车”的困境。此外,两地还联合开展结对地区救助对象需求排摸分析,创新打造“雨露计划”“浙丽保资助”等当地特色项目,让救助措施既保持“原味”又更接“地气”。

据悉,作为全省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示范生”后,两地将探索建立跨区域动态监测机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帮扶策略,确保各项救助措施精准落地、高效见效;统筹整合当地各类资源,年内计划吸纳救助帮扶资金同比增加10%以上,不断扩大救助资源“资金池”;还将围绕当地特色,打造3个以上具有当地辨识度的服务项目品牌,努力为更多山区百姓架起“幸福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