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州资讯  >  本地信息
“工业碳效码”持续赋能智造升级——码上“炼”出绿动力
发布时间:2025-08-26 09:00 信息来源:湖州日报 字体:【

昨天,记者走进位于吴兴区埭溪镇的珀莱雅湖州生产基地,智能化生产线整齐有序的生产场景一下子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通过SRM、MES、TMS等系统数据互通,企业物料采买、生产过程、设备运行、物流交付实现全链条透明化管理。

而在这全链路数字化布局的加持下,珀莱雅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以“智能制造”与“绿色可持续”为双轮驱动,企业不仅打造出绿色化、数智化的美妆生产工厂,更成功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这一系列的改变源于‘工业碳效码’在各方面对我们企业的绿色规划。”生产总监李文娟告诉记者,珀莱雅将“工业碳效码”作为能效提升的指南针,接入能碳数字化管理平台,对空调、工艺制冷等设备实施精细化管理。同时,大规模应用绿电、建设屋顶光伏、启用热能回收系统、采用绿色循环包装,实现绿色理念贯穿生产全周期。

曾经,碳排放对很多企业而言是一笔“糊涂账”。消耗了多少能源?排放了多少碳?效率是高是低?缺乏科学的度量工具。2019年起,我市依托能源大数据中心,跨部门整合电、气、煤、油等能耗数据及企业经济增加值,逐步构建起一套科学评价模型。这套模型从碳排放水平、碳利用效率、能源结构三大维度,对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进行精准“碳体检”,自动生成代表不同能效等级的“工业碳效码”。该码分为深绿、浅绿、黄、红4种颜色,分别对应领先、先进、一般、落后4个等级。

“就像查健康档案一样,企业扫码就能看到自己的‘碳效值’‘碳中和率’和‘行业排名’,碳排放情况一码可知、一屏可见。”市经信局绿色制造处处长陈戈介绍。截至目前,该系统已完成全市4150家、全省4.9万家规上企业的评价赋码。

以码为媒,“工业碳效码”打通绿色金融、节能降碳、亩均评价、绿电交易等多跨场景,构建起“碳效论英雄”的要素配置机制。截至目前,依托碳效等级,全市金融机构已累计发放碳效贷款701亿元,共计1.5万笔,为企业减费让利超1亿元;3年来为1200余家企业提供节能诊断,推动实施绿色化改造项目1000余个,其中省级重点项目数量连续3年全省第一;促成湖州企业交易国际绿证24237张,折算二氧化碳减排量1.14万吨。

去年,“工业碳效码”3.0正式上线,新增“产品碳足迹”数智服务功能,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与认证,让每件产品的“绿色基因”有迹可循。

近年来,珀莱雅深度开展绿色智造,引领行业低碳转型。目前,珀莱雅全新智能工厂正在建设中,其最具创新性的设计,是建筑立面全部采用BIPV碲化镉光伏发电玻璃,替代传统幕墙。这面会“发电的墙”不仅极具美学价值,年发电量还可减排二氧化碳300多吨,相当于种下近3万棵树,实现“建筑即电站”。

“碳中和不是单点突破,而是全链协同。”在珀莱雅20周年战略发布会上,企业还携手巴斯夫、赢创、德之馨等十大战略伙伴共同发布减碳宣言,承诺以技术共享与创新方案推动绿色供应链整体升级。

从“试点”到“示范”,湖州“工业碳效码”已获评中国改革典型案例、长三角双化协同典型案例等多项荣誉,并入选国家首批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综合试点。这枚小小的“码”,正解码出数字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的无限可能,也为中国工业低碳发展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湖州样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