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满载着无纺布等纺织品的集装箱货轮近日从长兴港出发,通过海河联运出口到韩国釜山。这是长兴港务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封关运营一周年来,CCA模式出口的第1万个标箱。至此,长兴港CCA模式出口成功破万。
CCA简称支线协议,还可称为“全程提单”“一单制”,核心就是将不同运输方式、路段的“票据”合并在一张提单上显示,不仅可以“一单到底”还免去了许多繁琐的重复报关流程。货物进出口只需购买一张CCA“套票”,即可本地查验、本地订舱、提单签发、箱源互用,一日内实现出口的转关放行。
去年7月,长兴港开通“浙江e港通”,启动“CCA长兴”模式,让内陆码头摇身一变,跻身国际航运版图。CCA 模式实现了船务、关务、港务“三务一体化”。据湖州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长兴港集装箱吞吐量已达8.31万标箱,同比增长27%。
作为“CCA长兴”模式的受益企业,浙江金三发集团有限公司深有体会。“我们是长兴本地企业,现在我们的产品可以直接从家门口直发海外,无需运往其他港口,运费更低,时效更可控,对我们外贸企业来说真的是利好。”公司外贸部经理陈利奇说。
“在该模式下,本地企业在长兴港区即可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全流程,通关效率提升 40%以上,且通过‘浙江e港通’平台,企业可全天候随申随办,货物出口时间缩减10%以上,为企业大幅节省运输费用支出。”湖州海关介绍,为支持“CCA长兴”模式健康发展,该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政策指导,全力帮扶外贸企业完成集装箱CCA航线通航工作,通过优化报关、及时查验、高效通关等流程,大大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缩短货物交付时间,提高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助力更多“湖州制造”加速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