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湖州  >  绿色生活
湖州“飞羽精灵”又上新了
发布时间:2025-04-15 08:59 信息来源:中国湖州门户网 字体:【

 已记录鸟类共256种,隶属18目63科161属

  今年4月10日至16日是浙江省“爱鸟周”。
  据本底调查监测数据,湖州已记录鸟类共256种,隶属18目63科161属,其中新增鸟类15种。
  上周“爱鸟周”活动启动仪式上公布这组最新数据后,引起市民广泛关注。这些“新朋友”究竟是什么鸟种?他们会常住湖州吗?湖州又有哪些绝佳的观鸟去处?记者咨询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专业人员及爱鸟护鸟志愿者等,帮助市民一一解答。
  新增鸟类多为珍稀候鸟
  今年,市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在吴兴区老虎潭水库开展冬季迁徙水鸟监测时,观测到一只东方白鹳。经查阅文献与整理历史数据确认,尚属首次。
  东方白鹳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属于冬候鸟。夏季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一带,冬季迁徙至华东、华南区域。老虎潭水库凭借水草丰茂的生态环境,成为东方白鹳的青睐之地。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处副处长赵永祥介绍,湖州地处东亚至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和西太平洋候鸟迁徙通道上,是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和补给站。每年,中华秋沙鸭、鸳鸯、小天鹅等迁徙候鸟都会来湖州越冬。此次新增的15种鸟类中,绝大多数为越冬候鸟,包括灰鹤、白琵鹭等珍稀物种。
  上个月,家住南太湖新区国贸仁皇君澜小区的居民陆剑林在散步时,惊喜地发现2只白鹭在小区外围水域悠闲游弋。他拍下照片发到朋友圈:“人生只合住湖州啊!”
  此外,湖州的观鸟活动近年来逐渐升温,越来越多的市民爱上了观鸟。观鸟人群的壮大使得更多稀有鸟种被发现并记录,进一步增加新鸟种的出现频率。
  “稀客”变“常客”
  像候鸟是有迁徙行为的鸟类,每年都会在固定季节、沿着固定路线往返于繁殖地和越冬地。
  经过这几年的监测发现,越来越多的候鸟选择来湖州越冬,从“稀客”变成“常客”,部分候鸟还直接选择在湖州安家。
  比如自2015年首次发现中华秋沙鸭以来,它已经连续9年飞来安吉县。根据浙江省水鸟同步调查结果显示,安吉县赋石、老石坎两大水库及其周边区域的中华秋沙鸭数量近百只,占全球总量的2%,越冬种群数量逐年递增。
  再比如朱鹮被誉为“东方宝石”,湖州通过多年努力,成功帮助其重建野生种群,实现在地繁衍,数量从10只增长到如今的800多只。
  鸟类是监测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的重要指示生物。鸟儿用翅膀“投票”的背后,是湖州在呵护生态环境、爱鸟护鸟方面的细致用心。这些年,湖州入太湖断面水质实现Ⅱ类水全覆盖,是全省湿地类型最丰富的地市之一,总面积达71.7万亩,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36平方米,居全省第一,持续开展“清风行动”“利剑行动”“张网捕鸟”等专项治理,守护飞羽精灵……
  郊外城区皆有观鸟胜地
  春天是鸟类繁殖的季节,也是候鸟迁徙的时期,非常适合观鸟爱好者在户外观察和记录鸟类。
  “根据鸟类是否迁徙以及迁徙方式的不同,分为留鸟、候鸟、漂鸟和迷鸟等,眼下冬候鸟回去了,但是像家燕这类夏候鸟来了,湖州观鸟资源非常丰富。”市生态林业保护研究中心工作人员陈碧芽告诉记者,市民可就近在小区或者附近公园等地开展观鸟活动,如想要观赏更多鸟类,郊外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地是不错选择。目前,德清下渚湖和长兴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已被评选为“全省观鸟胜地”。
  随着爱鸟观鸟队伍的日益壮大,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向观鸟爱好者发出“文明观鸟提示”——保持距离,避免干扰鸟类的自然行为;抵制“诱拍”“棚拍”等不当行为; 禁止干扰鸟类正常繁殖的行为;保护鸟类栖息环境,不破坏植被和湿地;注意自身安全,防范意外风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