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两会全景

南太湖畔涌动“文化潮”

发布时间:2023-02-24 10:58:22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底蕴和灵魂。去年,我市将“湖城文化”列为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倏尔一年,这项实事办得如何?城市文化氛围营造得怎么样了?城市软实力提升了吗?优秀传统文化有没有进一步弘扬?连日来,记者走访全市多地,详细了解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老街“活”出年轻态
  一把勺子、一锅熬开的糖,随着艺人手中的糖勺忽高忽低、飞丝走线,精心制作出一个个动物造型……每当经过湖城衣裳街的捏糖人铺子,9岁的婷婷小朋友总是挪不开步,她惦念着这件精致且带着余温的零食;而一旁的奶奶惦念的,是巷子里古今戏台的戏曲表演,期盼着这周唱的又是哪一出经典剧目。
  一边是状元府邸、奎光阁等名人故居,一边是优美的灯光夜景和集聚的时尚门店。时下,不管是上了年纪的老湖州人,还是年轻人和孩子,总有爱上老街的理由。左手传承,右手创新,湖城的老街就是这样边唱起古老歌谣,边踏着现代步点,活出“精气神”,活出“年轻态”。
  过去一年,修旧如旧后的湖城老街持续植入文化创意焕发青春,先后推出摄影大赛、文创集市、旗袍秀、启蒙礼、非遗展示等各类文化推广活动近百场。衣裳街、状元街、小西街的各项文化活动均受到市民热烈欢迎。
  古村“长”出博物馆
  走进位于吴兴区八里店镇潞村村的《典籍里的中国》陈列馆,进门院落以铜片书页制作而成,形似通天书径的艺术装置指引游客以书为梯、向上攀登。再往里走,还有一条“时空甬道”,甬道两侧利用投屏、纱帘、古籍相关文物陈列,构建视频空间与现实空间叠加的盲盒区域。
  这是全国首个关于中华典籍的互动体验场馆,利用潞村书院原有的三进院落,重新布展形成了“一厅一阁一廊”,给游客打造沉浸式的体验空间,为游客带来中华典籍浩如烟海、蔚为大观的感受。
  乡村是湖城文化的重要一环。包括《典籍里的中国》陈列馆在内,过去一年,湖州共有63家乡村博物馆上榜“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名单”,数量居全省前列。乡村博物馆不追求“高大上”,却足够“接地气”,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下,湖州一批历史文化古村依托非遗文化、产业特色纷纷建起博物馆,新增82家。
  遗址“秀”出新内涵
  越国贵族的墓葬长成什么样?里面会放些什么?它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在安吉古城考古遗址公园里就有这样一片越国贵族的墓园,青山相伴,绿水环绕,等待时间的解密。不久前,记者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工作人员陪同下来到这里。
  文化遗址承载着城市历史辉煌,安吉在全国率先探索了“政府主导+社会投资+专家坐堂”的模式,不仅建设了古城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用于研究全省商周、秦汉时期的考古发掘资料;同时推出了考古特色的研学夏令营,让孩子现场体验考古探方、陶器修复等考古过程。
  在去年的“新时代浙江考古十大发现”“新时代浙江考古重要发现”评选活动中,安吉龙山越国贵族墓园、德清中初鸣良渚文化玉器加工作坊遗址群、湖州毘山遗址等入选“我喜欢的浙江考古十大发现”和“我喜欢的浙江考古重要发现”等榜单。今年,湖州还将实现文物数字地图的全覆盖,这项工作既能在城市规划设计之初就避开文物保护区域,又能保护文化遗迹。
  数说2022年湖城文化
  实施“文物安全整治年”行动,让300余枚乌程汉简回归湖州;新建“城市书房”14家、“文旅驿站”15个、“乡村博物馆”82家;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项,创成全省首批传统工艺工作站3家、非遗工坊2个,两项制茶技艺入选人类非遗。
  市民声音
  南浔区旧馆街道书画爱好者王培英:
  乡村博物馆在带动乡村文化“兴起来”的过程中,让村民休闲“充电”有了好去处。希望接下来能借助这一载体,多设置些艺术类的活动,搭建和文化礼堂不一样的公共文化空间,成为乡土文艺骨干展现才华的新舞台。
  德清县新市镇退休教师黄永华:
  湖州有很多珍贵的文化遗址,希望可以积极引导鼓励社会力量投入文物保护利用,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关键环节、突出问题,推动出台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的政策、法规,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2021 版权所有© 主办方:湖州市人民政府 地址:湖州市仁皇山路666号 政府阳光热线:0572-12345
浙公网安备 33059102000015号 浙ICP备05051884号 网站标识码:3305000015 技术支持:湖州市数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