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规划范围和期限 1、 规划范围:分为区域、市域和中心城市三个规划层次。 2、 规划年限:与城市总体规划年限对接,同时考虑城市和交通系统的远期发展,分近期(2013-2020年)和远期(2021-2030年)。 二、 综合交通发展目标 构建面向区域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和枢纽体系,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和集疏运优势,提升湖州在区域中的综合竞争力;构建集约化、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系统,转变交通发展模式,大力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引领城市空间有序拓展,保障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三、 交通发展战略 1、 区域发展战略:推进南太湖大通道建设;打造物流门户枢纽;融入区域城际交通网络。 2、 市域发展战略:引领市域空间聚集发展,市域综合运输系统。 3、 中心城市发展战略:交通引领空间发展战略;分区差异化发展战略;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绿色交通发展战略;交通管理发展战略。 四、 市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1、 市域铁路系统规划 规划形成宁杭高铁、商合杭高铁、湖苏沪高铁构成的湖州对外铁路客运十字骨架,承担湖州与国内各大城市间的高速直达联系。 规划湖苏沪城际,杭州-德清-湖州城际,杭州-安吉-湖州城际,湖州-宜兴城际,南浔至海宁城际等城际线路,承担湖州与长三角其它城市间的客运服务,同时兼顾市域范围内城镇间的快速联系。 规划宣杭铁路(复线),湖乍铁路,新长铁路等普铁线路,作为高铁、城际的补充方式,并作为货运铁路主骨架。 2、 市域公路网规划 高速公路规划形成“三横四纵”高速公路网络布局,高速公路总里程536.43km。 市域干线公路规划形成“四横四纵”城镇群快速干路布局。 3、 市域航道及港口规划 规划建设八条骨干航道、十二条支线航道,航道总里程561.4km。 4、 市域客货枢纽布局规划 规划布局客运枢纽13处,其中大型综合客运枢纽3处、综合交通换乘枢纽5处、公路客运枢纽5处,形成“355”市域客运枢纽布局。 规划形成“三园八中心”的货运枢纽布局。 5、 航空发展规划 规划布局一类通用机场1座,二类通用机场2座,三类通用机场1座。 6、市域公共交通体系规划 市域骨干交通体系主要包括市域铁路客运和市域快速干线公交。 7、市域旅游交通发展规划 充分利用多方式、全方位区域对外交通条件,打造铁路为主、公路为辅的旅游对外交通体系,保障各个客源通达湖州。 规划将湖州旅游集散中心分为两级,分别为市级旅游集散中心和地区旅游集散中心。 五、 中心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 1、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组织 2、城市对外交通衔接规划 3、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规划形成以“两贯通五联络”快速路和“四纵九横”结构性主干路为骨架的道路网络体系。 4、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规划 规划形成两条轨道线路形成的“十字”型轨道网,全长89km,车站总数57个;中运量快速公交规划由8条走廊组成,全长119km。 规划到2030年,湖州市公共汽车发展规模在2500标台左右,规划综合枢纽场站5个,公交停车保养场10处,公交停车场9处。 5、步行和自行车系统规划 规划吴兴核心区一环九射,东部新区两横四纵,织里两横四纵,南浔四横四纵的慢行主要通道,规划布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点240个。 6、货运交通体系规划 7、城市停车系统规划 规划主要路外社会公共停车设施59处,提供约13000个泊位,规划设置P+R停车换乘设施6处和货车停车场7处。 7、交通信息化和管理规划 研究与制定近期可行的交通管理政策,保持城市交通健康有序发展;制定湖州城市交通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总体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