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湖州  >  县区简介  >  长兴县
    长兴县
    字体:【

      长兴是浙江的北大门,县域面积1431平方公里,下辖9镇2乡4街道,2024年长兴县常住人口68.8万人,城镇人口45.5万人,城镇化率66.1%。
      1.长兴区位优越,交通发达。地处长三角中心腹地、浙苏皖三省交界,位于太湖西南岸,是浙江的北大门。自古被称为“三省通衢”,县内有一条黄金水道(长湖申航道)、三条国道(104国道、318国道、235国道)、五条铁路(杭宁高铁、商合杭高铁、宣杭铁路、长牛铁路、新长铁路)、四条高速公路(杭宁、杭长、申苏浙皖、申嘉湖),与上海、杭州、南京等大城市均在“1小时交通圈”内。
      2.长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春秋吴越争霸时期,吴王阖闾(hélǘ)派弟夫概居于此并筑城,得名“长城”。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建长城县,后梁开平四年(公元910年)改名长兴县,寓意长治久安、兴旺发达。有“帝乡佛国”之称,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出生于此。浙江人类历史从这里写起,泗安七里亭旧石器早期人类遗址距今100万年以上。是中国茶文化发祥地之一,“茶圣”陆羽在此写就中国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明代散文大家归有光、小说家吴承恩曾同治长兴。长兴“金钉子”入选全球首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紫笋茶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百叶龙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林城狮舞、十番锣鼓、洪桥龙舟、下箬马灯、泗安旱船等民间艺术。
      3.长兴物产富饶,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东南望县”美誉。名优特产众多,有闻名内外的“太湖四珍”(银鱼、白虾、鲚鱼、大闸蟹);有久负盛名的“长兴四宝”(银杏、吊瓜、板栗、青梅);有令人称绝的“品茗三绝”(紫笋茶、紫砂壶、金沙泉)。旅游资源丰富,有被称作“江南小延安”的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有中国扬子鳄村、十里银杏长廊等古生态自然遗产景点,有风景秀丽的仙山湖、顾渚茶乡等景区,还有即将全面运营的世界级旅游综合体“太湖龙之梦乐园”。
      4.长兴经济活跃,发展迅速。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中国工业百强县、中国创新百强县、中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全国首批创新型县,是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省级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省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全省纯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发展基地。工业聚力做强智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标志性产业,做大新能源、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数字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档升级现代纺织、非金属矿物制品等两大优势传统产业;农业以精品湖羊、优质茶叶、名优水果、花卉苗木、商品蔬菜、特种水产、高效竹林等为特色;服务业以现代金融、休闲旅游、现代物流为优势。
      5.长兴生态优美,社会和谐。城乡加快一体融合,2024年城镇化率66.1%,中心城市建成区48平方公里,是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全省首批美丽县城试点县、全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五水共治夺得“大禹鼎”银鼎,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省级清新空气示范区。社会事业协调进步,拥有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文教卫基础设施,是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级示范县、全国文化先进县。获得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卫生县城、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首创县域治理现代化示范县等诸多名片,平安长兴夺得“十八连冠”“二星金鼎”。